2011-2012学年江苏淮安盱眙第一中学初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64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9/26

1.综合题(共3题)

1.
(8分)读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江南制造总局机器房
(1)如图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什么重大事件?(2分)
(2)此事件前期的口号是什么?(2分)
(3)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
(4)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事件,你将怎样评价?(2分)
2.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3日在北京开幕。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协委员建议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提案“未提先热”,受到各方瞩目。据此回答: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武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3)你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
(10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
(1)上述材料与中国的哪一次运动有关?这次运动导火线是什么?(4分)
(2)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反映这一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4分)
(3)这次运动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2分)

2.选择题(共13题)

4.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5.
“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
C.竹枪比火炮有较大危害
D.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
6.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B.左宗棠收复和治理新疆
C.关天培抗英D.林则徐虎门销烟
7.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最可能是写给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B. C. D.
8.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如图所示,图中①、②和③过程分别表示(  )

9.
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D.“民主”与“科学”
10.

古诗文填空。

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blank#}1{#/blank#}{#blank#}2{#/blank#}。(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田家少闲月,{#blank#}3{#/blank#}。夜来南风起,{#blank#}4{#/blank#}。(白居易《观刈麦》)

{#blank#}5{#/blank#},叶底黄鹂一两声,{#blank#}6{#/blank#}。(晏殊《破阵子》)

④刘方平《月夜》中表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blank#}7{#/blank#}{#blank#}8{#/blank#}

⑤一代爱国诗人陆游虽因力主抗金而受贬,却以《卜算子·咏梅》中意味深长的“{#blank#}9{#/blank#}{#blank#}10{#/blank#}”来表明自己历尽艰辛也要坚守节操的决心。

⑥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女排不畏困难,以杜甫“{#blank#}11{#/blank#}{#blank#}12{#/blank#}”那样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奥运之巅。

11.

古诗文填空。

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blank#}1{#/blank#}{#blank#}2{#/blank#}。(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田家少闲月,{#blank#}3{#/blank#}。夜来南风起,{#blank#}4{#/blank#}。(白居易《观刈麦》)

{#blank#}5{#/blank#},叶底黄鹂一两声,{#blank#}6{#/blank#}。(晏殊《破阵子》)

④刘方平《月夜》中表现春气萌发,蛰虫涌动的诗句是:{#blank#}7{#/blank#}{#blank#}8{#/blank#}

⑤一代爱国诗人陆游虽因力主抗金而受贬,却以《卜算子·咏梅》中意味深长的“{#blank#}9{#/blank#}{#blank#}10{#/blank#}”来表明自己历尽艰辛也要坚守节操的决心。

⑥在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女排不畏困难,以杜甫“{#blank#}11{#/blank#}{#blank#}12{#/blank#}”那样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奥运之巅。

12.
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是(  )
A.林则徐 B. 李鸿章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13.

根据名著,回答下列问题。

      “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我已经认识了你,罗切斯特先生;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14.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鸦片战争的情景B.甲午战争的情景
C.北伐战争的情景D.黄海大战的情景
1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6.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