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九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0063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4

1.综合题(共1题)

1.
大国之路(9 分)
材料一:

材料二: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竟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材料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l)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出:19世纪60年代初期,俄、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怎样的阻碍?它们分别是怎样解决的?(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2 分)
(3)认真分析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哪个国家?(1 分)
(4)结合以上大国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2分)

2.选择题(共8题)

2.
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五四运动
3.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该对联反映了哪个条约签订后的情形()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

由西藏藏医学院古籍文献整理课题组搜集整理、西藏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丛书出版,成为我国最大的藏医药学古籍抢救类出版项目。这些古籍珍本(    )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见证

③反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体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5.
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
A.“还我青岛”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6.

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blank#}1{#/blank#} ,物体的宽度是  {#blank#}2{#/blank#} cm.

7.
八十年前,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割占库页岛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8.

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

9.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这表明魏源的救国主张是( )
A.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B.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D.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