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6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7

1.判断题(共1题)

1.
以下是介绍北洋海军将领萨镇冰生平的一些材料。请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材料一 萨镇冰13岁从福州船政学堂毕业,随后被派往英国学习。1886年他开始担任北洋水师的威远舰菅带。
材料二 1895年1月,萨镇冰奉命驻守日岛,坚持反击,抵抗了11天之久。随着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萨镇冰也进入了一生中最黑暗的岁月。
材料三 1911年萨镇冰接到清廷命令镇压革命,他目睹清政府摇摇欲坠、各省纷纷独立的局面,终于默许革命。
材料四 1949年8月,解放军进福建之时,他拒绝随蒋介石去台湾,留在大陆。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一名北洋水兵跨越百年的家国命运》
(1)材料一中萨镇冰的求学经历是受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材料二中萨镇冰参加的那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3)材料三中萨镇冰默许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4)材料四中萨镇冰所处历史时期是解放战争时期。
(5)从萨镇冰的履历中可以感受到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2.综合题(共3题)

2.
近代的中国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阅渎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0年……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野蛮入侵……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
材料二

材料三 1894年是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了给她过万寿节,从1892年开始,朝廷就组成了以辅政大臣为首的“60庆典组委会”,全方位操办万寿大典。庆典费用主要来源:从军费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
材料四 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制造材料二图片惨景的罪魁祸首是哪两国?材料二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在哪次战役中壮烈牺牲?
(3)材料三中提到的“军费”,清政府在1894年主要川作哪场战争的支出?这次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条约”指的是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同社会性质影响如何?
(5)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一一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粱启超
材料三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一《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 《复兴之路》全景式追溯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理性且深情梳理了中华民族167年的伟大复兴之路……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在那时候跌倒了,怎样重新站立起来,怎样才能有尊严地生活,知道幸福是什么感觉。
——2007年《复兴之路》
请同答:
(1)材料一中“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这一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准?
(2)材料一中“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为实现材料二中“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揭开这个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资产阶级革命派又进行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领导者是准?
(4)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是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华民族从“跌倒了”到“重新站立起来”是在哪一次战争取得胜利之后?
(6)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4.
“连环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以下是星火燎原系列连环画的封面,是一部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通俗军史读物。

请根据上述连环画封面内容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短文中需包含连环画封面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你的感悟。
(3)表述清晰流畅,史实准确,字数200字左右。

3.选择题(共14题)

5.
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伊犁条约》D.《天津条约》
6.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
A.《民报》B.《国闻报》C.《时务报》D.《中外纪闻》
7.
近代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宣传进步思想。他们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变法图强
8.
有人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前一个“天安门”指的是我国历史上
A.五四运动B.“门户开放”政策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D.开国大典
9.
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C.广州起义D.上海工人起义
10.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武昌起义的开始B.中国共严党的成立
C.中华民国的成立D.新中国的成立
11.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A.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军队B.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拉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序幕
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13.
李宗仁将军曾说:“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B.转战陕北C.秋收起义D.台儿庄战役
14.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  )
A. 瑞金     B. 太原 C. 延安 D. 西柏坡
15.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6.
解放战争时期,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7.
平津战役中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
A.张治中B.张学良C.佟麟阁D.傅作义
18.
史学研究方法多样,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