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1)从图1到图2再到材料二,三次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何不同?
(2)材料二内容出自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和材料三的内容有何关系?
(3)材料二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今天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有什么不同?
(4)阅读材料一中的图1、图2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是如何一步步侵占我国香港地区的?
材料一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各国在华强租海湾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 强租海湾及地区 | “势力范围” |
德国 | 胶州湾 | 山东 |
沙俄 | 旅顺和大连 | 长城以北及新疆 |
法国 | 广州湾 | 广东、广西、云南 |
英国 |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威海卫 | 长江流域 |
日本 | | 福建 |
(1)从图1到图2再到材料二,三次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分布上有何不同?
(2)材料二内容出自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和材料三的内容有何关系?
(3)材料二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与今天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有什么不同?
(4)阅读材料一中的图1、图2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国是如何一步步侵占我国香港地区的?
2.
上海,是当今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近代上海的风云变幻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作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融入了近代社会,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产生的结果?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创办,又特称“上海制造局”。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由上海虹口迁往高昌庙,不断扩充,发展为这一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2)上海是近代中国诸多工业行业的发源地,材料二反映的这一运动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五期起,《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俄国十月革命后,该杂志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3)由材料三可知,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这场运动除了陈独秀以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材料四:1919年“六三”北京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起,上海工人纷纷罢工,支援学生斗争,参加罢工的有各纺织厂、机器厂、船厂、铁路公司、轮船公司、电车公司、电报局、印刷厂、饭店工人,总数约六七万人。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五: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材料五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一: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1)作为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上海融入了近代社会,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产生的结果?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创办,又特称“上海制造局”。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由上海虹口迁往高昌庙,不断扩充,发展为这一运动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
(2)上海是近代中国诸多工业行业的发源地,材料二反映的这一运动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从第四卷第五期起,《新青年》全部改用白话文。俄国十月革命后,该杂志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3)由材料三可知,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这场运动除了陈独秀以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材料四:1919年“六三”北京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到上海,6月5日起,上海工人纷纷罢工,支援学生斗争,参加罢工的有各纺织厂、机器厂、船厂、铁路公司、轮船公司、电车公司、电报局、印刷厂、饭店工人,总数约六七万人。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五: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材料五中的“90年前”指的是哪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而对于1921年的中国,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剑,是报春的惊雷。”
(1)材料一中的惨案发生于哪场战争中?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3)“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4)材料二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鲁迅先生的这段话?
材料一:

材料二: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的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而对于1921年的中国,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剑,是报春的惊雷。”
(1)材料一中的惨案发生于哪场战争中?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3)“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4)材料二中,“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的是什么?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鲁迅先生的这段话?
2.选择题- (共19题)
5.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武装起义,在永安封王后初步建立政权组织。 |
B.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与西征,都取得了重大胜利。 |
C.太平天国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地主阶级,并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D.太平天国建立了强大的政权,曾占据了半壁江山。 |
7.
以下是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就近代史上的某次战争展开的讨论:
甲同学说,他们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目的;
乙同学说,侵略军在西摩尔的带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被痛击;
丙同学说,侵略者占领北京后,进行报复性的屠杀和劫掠。
他们讨论的战争是( )
甲同学说,他们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目的;
乙同学说,侵略军在西摩尔的带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被痛击;
丙同学说,侵略者占领北京后,进行报复性的屠杀和劫掠。
他们讨论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
1949年2月,解放军全副武装通过北京东交民巷时,全世界都读懂了这划时代的意义。这意味着胜利的中国人民摆脱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
A.《南京条约》 | B.《辛丑条约》 |
C.《天津条约》 | D.《北京条约》 |
9.
英国外相巴麦尊曾说:“(虎门销烟)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据此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严厉查禁鸦片 | B.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贸易 |
C.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 D.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
11.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对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品大量进口 |
B.鸦片的大量输入 |
C.军费开支增加、战争赔款支付 |
D.茶叶、棉花等传统产品滞销 |
13.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说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 获得大量赔款
A.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 攻占北京,抢劫并烧毁圆明园
D. 获得大量赔款
14.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 B.战备不足 |
C.清政府妥协退让 | D.封建制度腐朽 |
15.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 “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公司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
C.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
D.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17.
《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著作中,宣传民族民主革命,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是( )
①《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②《革命军》 ③《猛回头》 ④《狂人日记》
①《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②《革命军》 ③《猛回头》 ④《狂人日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8.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办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材料中的“斯役”是指( )
A.萍浏醴起义 | B.镇南关起义 |
C.黄花岗起义 | D.武昌起义 |
19.
对下面表格内容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 1914-1918年 | 减少1500多万户 |
耕地 | 1914-1918年 | 减少2600多万亩 |
荒地 | 1914-1918年 | 增加4900多万亩 |
陆军 | 1914-1919年 | 增加92万多人 |
军费 | 1916-1918年 | 增加5000多万元 |
A.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
B.军阀割据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
C.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 |
D.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
21.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中国革命提供的宝贵经验教训是 ( )
A.农民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 | B.中国革命必须由城市转入农村 |
C.必须坚持掌握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 D.单靠工人斗争是无法战胜敌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