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依据材料回答:
(1)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2)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
(4)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依据材料回答:
(1)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2)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左宗棠收复新疆(除伊犁)有何历史作用?
(4)伊犁当时还被谁占据?后来是怎样收回的?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而这个时候,欧洲各国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而中国统治者对此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后来,中国落后了。
——温家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落后的原因,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而这个时候,欧洲各国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而中国统治者对此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后来,中国落后了。
——温家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落后的原因,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物是 ,他大义凛然,在 年被顽固派杀害,成为为中国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
(2)他与其他同时被杀害的五位维新人士,被称为“ ”。
(3)戊戌政变时,梁启超劝他一起逃往日本公使馆,但他不原逃走,表示甘为变法而留血牺牲,最终就义。有人认为,他当时应该逃走,日后再图维新大业,有人认为,他当时做得对,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4)他在临刑前高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请你谈谈你对他的言行的感想。

(1)图中人物是 ,他大义凛然,在 年被顽固派杀害,成为为中国变法而流血的第一人。
(2)他与其他同时被杀害的五位维新人士,被称为“ ”。
(3)戊戌政变时,梁启超劝他一起逃往日本公使馆,但他不原逃走,表示甘为变法而留血牺牲,最终就义。有人认为,他当时应该逃走,日后再图维新大业,有人认为,他当时做得对,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4)他在临刑前高声说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请你谈谈你对他的言行的感想。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山东牛庄土纱150公斤售价87两(白银),而洋纱150公斤售价仅57两(白银),“价廉物美”的洋纱充斥了山东。到19世纪80年代,山东土纱织布停顿了。
——1887年《海关报告》
材料二: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
——《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那时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像牛庄那样被外国商品充斥着,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有人认为洋纱洋布“价廉物美”,应该大量进口。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4)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 》(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 的开始,其矛头直指 。
(5)文中“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 、 。
(6)上文的作者应该是 。
材料一:山东牛庄土纱150公斤售价87两(白银),而洋纱150公斤售价仅57两(白银),“价廉物美”的洋纱充斥了山东。到19世纪80年代,山东土纱织布停顿了。
——1887年《海关报告》
材料二: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
——《中国近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能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那时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像牛庄那样被外国商品充斥着,这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有人认为洋纱洋布“价廉物美”,应该大量进口。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4)你认为文中“本志”是指《 》(杂志)。它的创刊,标志着 的开始,其矛头直指 。
(5)文中“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指 、 。
(6)上文的作者应该是 。
5.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6.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 年10月从A地 出发,开始长征,到 年10月到达D地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 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B地 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图中C地 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 年10月从A地 出发,开始长征,到 年10月到达D地 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 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B地 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图中C地 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2.选择题- (共20题)
9.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条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瑷珲条约》 |
13.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16.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
B.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
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2.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
A.南昌起义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C.遵义会议的召开 |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23.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是( )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 ④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签和约 ④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