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005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5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以世界市场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历史主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步入世界市场的问题上,存在两个观点:
观点1:在16世纪和17世纪,中国是早期世界市场体系构建的“引擎”(发动机)之一。由于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并推动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铜币和其他商品进入世界市场。
观点2:鸦片战争前,中国白银开始大量外流,至二十世纪初达到高峰。此时期,中国被迫逐渐卷入世界市场,并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起,至七十年代初,一直被美国主导的世界市场隔绝在外。进入七、八十年代,中国重新进入世界市场,至本世纪,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1)据材料一的观点1,结合所学,概括16世纪和17世纪,“中国对国外白银大量需求”的原因,指出中国此阶段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6分)
(2)据材料一的观点2,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清朝后期白银大量外流的原因,概述中国社会为改变这一局面(在此阶段)所做的努力。(9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阐述新中国政府为反击美国封锁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概述七、八十年代中国得以重新进入世界市场的国际因素。(10分)
2.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马克思之前,所有重大革命——英国革命、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发生在西方。但在20世纪,所有重大革命都发生在第三世界(落后国家):1917年——俄国、1949年——中国……。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划经济的失败,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新的革命政权相继垮台。
——以上材料均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在西方国家的眼中一直是一个弱小国家,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
(1)材料一所指“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其共同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是自古希腊以来哪一思想的发展?(4分)
(2)材料一所述20世纪“重大革命”与“马克思之前的革命”有何不同?你是否同意“20世纪90年代……1917年以来在第三世界建立的新的革命政权相继垮台”的观点?陈述理由。(8分)
(3)据材料二,“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最近30年的发展颠覆了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概述民国成立后的前十年之间,为“扭转这一形象”所做的主要努力。(8分)
(4)综合上述,指出“中国最近30年的发展”的突出表现,并阐释该发展的原因。(7分)

2.单选题(共6题)

3.
孟德斯鸠曾断言,共和国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式国家,一旦国土面积扩大、统治疆域过广,要实施有效治理,国家形态必然从共和走向帝制……能够证明其“断言”存在缺陷的史实是
A.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历史
B.战国争雄到秦帝国的历史
C.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与发展
D.美国建国及其发展
4.
二十世界三十年代,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A.工农红军面临王明“左”倾错误破坏
B.国民政府推行蒋介石个人独裁
C.1923年世界经济危机横扫中国
D.抗击日本灭亡中国的系列侵略战争
5.
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1973年指出:“(世界)在经济方面,至少已出现五个主要集团。从政治上看,更多的势力中心已经出现……”材料表明,基辛格认为(  )
A.两极格局即政治、经济两极B.美苏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局势激烈
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D.基辛格反对美苏两强霸权
6.
在汉语中“城市”是“城”与“市”的结合。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5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其贯穿历史演变的原因主要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B.坊市制度废除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繁荣
D.工业革命推动
7.
下列政策措施中,具有“抑商”作用的是
A.秦朝向农民征收实物税赋、劳役、兵役
B.汉朝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C.隋唐时期鼓励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D.明清时期,采用白银收税
8.
自1500年至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发生在
A.欧洲人口向美洲的移民
B.非洲黑人被掠卖到美洲
C.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D.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移民

3.选择题(共6题)

9.

请就《水浒》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任选一部,写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10.

《水浒》一书中“风雪山神庙”涉及到哪两个人物,其性格分别怎样? 

11.

根据《朝花夕拾》故事情节,请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H2C2O4为二元弱酸,Ka1 (H2C2O4 ) =5.4×10−2Ka2 (H2C2O4 ) =5.4×10−5,设H2C2O4溶液中c(总)=c(H2C2O4) +c(HC2O4) +c(C2O42−)。室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25.00 mL 0.1000 mol·L−1H2C2O4溶液至终点。滴定过程得到的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13.

《朝花夕拾》中“无常”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14.

下列作品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