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3题)
2.综合题- (共3题)
4.
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图说江西】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当时仅有23万人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
材料三: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5年间,共授将军衔1604个,全国平均每3个县有2位将军,但将军的籍贯分布鞋并不均匀。……赣州市将军132位,井冈山下的吉安、永新、泰和三县就达104名。……将军最多的省份江西有325位,占全国总数的1/5。兴国县的将军数,占全省总数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图说江西】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当时仅有23万人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
材料三: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5年间,共授将军衔1604个,全国平均每3个县有2位将军,但将军的籍贯分布鞋并不均匀。……赣州市将军132位,井冈山下的吉安、永新、泰和三县就达104名。……将军最多的省份江西有325位,占全国总数的1/5。兴国县的将军数,占全省总数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5.
材料一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的序幕。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三……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请回答:
(1)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3)“先进理论”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材料三……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的70多年间,无数志士仁人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五四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请回答:
(1)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理解到了怎样的五四精神?
(3)“先进理论”指的是什么?
6.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是19世纪20年代流行的《国民革命军军歌》,对歌词中唱到的“国民革命”,有的人说它失败了,有的人说它取得了很大的功绩。请回答:
(1)有人说国民革命失败了,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2)你知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吗?
(1)有人说国民革命失败了,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2)你知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吗?
3.选择题- (共11题)
7.
“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输入的危害 |
B.《马关条约》的后果 |
C.中国边疆的危机 |
D.《南京条约》的影响 |
8.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战争爆发于1894年,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
10.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A.深化了民主与科学意识 | B.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
C.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 D.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
12.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
14.
以下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读书摘要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读书摘要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中共七大 |
D.遵义会议 |
15.
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