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矿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5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3

1.综合题(共4题)

1.
探究题
某校八年级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近代仁人志士的寻梦之旅”,在全班展览他们准备的相关成果资料,请你也参与进来,完成探究任务。
①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②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③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 及。”
④洪秀全:“相与正已正人,相与作中流之砥柱,相与挽已倒之狂澜。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任务一
⑴根据下列表格中的类别,填写对应内容的序号
改革家
农民起义领袖
民族英雄
 
 
 
 
⑵通过以上近代各阶层仁人志士的名言名句,说说他们探索救国之路的目标是什么?
任务二
⑶该小组同学在展示中,在对比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变法异同点时遇到的困难,请结合相关史实,帮助他们决定。
任务三
⑷综合以上探究内容,你对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有何认识?
2.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中华民国以参政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大总统是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
--《中华民国约法》
三.“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言
⑴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可知总统的权利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袁世凯表面上对共和与专制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⑶结合史实回答袁世凯后来是如何独揽大权的?
3.
材料题
材料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材料二. 北京市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还我青岛”等口号,游行示威;
材料三.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
(1)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
(2)它动摇了(    )的思想统治地位;为(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材料 二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的意义:
(4)“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并谈谈这一政党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
4.
材料题
材料一.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秋收暴动***,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1927年8月到1928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了一百多次武装起义,探索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但大多都失败了,只有少数走井冈山道路的,才竖起红旗。党中央派出不少优秀干部“学习江西井冈山的办法,”去各地创建革命根据地。
⑴材料一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⑵材料二中所说的“井冈山道路”是怎样的革命道路?对中国革命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选择题(共10题)

5.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鼠首、兔首铜尊等大量珍贵文物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6.
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之国”。下列国家在英法联军侵华战争前后,蚕食这片“枫叶”最多的是( )
A.英国B.法国
C.俄国D.美国
7.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生命,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8.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这反映出义和团的主要斗争目标是(  )
A. 清政府 B.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 资产阶级 D. 汉族地主武装
9.
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10.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星辰。”这段誓词中的本军指( )
A.北伐军B.红军C.新四军D.解放军
11.
作为骨干分子的高君宇 (山西静乐人),带头勇敢地冲破北京政府教育部代表和警察的阻拦,奔赴天安门广场,参加示威游行。游行群众沿途高呼“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等口号。高君宇率一部分爱国学生攀墙冲进曹宅,痛打章宗祥,并撕毁日本天皇像,火烧赵家楼曹宅。材料描写的场景出现在( )
A.华盛顿会议期间B.南京临时政府C.“文化大革命”期间D.五四运动期间
12.
“在此国民革命急速进展与民众热烈盼望国民革命完成之时期,政府谨遵总理遗志,接受多数同志之主张,依据中央政府会议决议,与四月十八日(1927)在南京开始办公。南京地位在党务上、政治上、军事上、地理上的均较武汉重要,定都以后,在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国民之责任愈益重大。”文中的“本政府”是
A.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
13.
“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江岸边船起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材料反映的是( )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第五次“反围剿”
14.
北伐战争时期盘踞江西的北洋军阀是()
A.孙传芳B.吴佩孚C.张作霖D.冯玉祥

3.单选题(共1题)

15.
(题文)《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D.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