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3)“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梁启超
材料三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说明统治者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为实现材料二“大梦唤醒”,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什么运动?这个运动是通过什么历史事件揭开序幕的?
(3)“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进行了八年的努力,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他们努力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2.
2017年是建军90周年,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路走来,洒下了辛勤汗水。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记载了一段生动的历史。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四件大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图,此会址在哪里?中共一大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图2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址图,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3所在地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在这里召开什么会议?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1)图1是中共一大会址图,此会址在哪里?中共一大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2)图2是红军长征途中重要会址图,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它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图3所在地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在这里召开什么会议?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4)综上所述,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2.选择题- (共16题)
3.
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经历过这次国耻,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7.
学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上面的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A.帝国的彷徨 | B.近代化的起步 | C.侵略与抗争 | D.王朝的振兴 |
8.
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接提示在题8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 重大探索 | 代表人物 |
自强求富梦 | ① | 李鸿章 |
变法强国梦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 |
民主共和梦 | 辛亥革命 | ② |
民主科学梦 | 新文化运动 | ③ |
A.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
B.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
C.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
D.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
11.
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 B.红军长征 | C.百团大战 | D.重庆谈判 |
12.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B.五四运动的爆发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D.中华民国的成立 |
13.
“我国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
A.鸦片战争 | B.中日甲午战争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15.
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泛区以后,前有淮河岸边,后有追兵。刘伯承夜探淮河,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 B.赢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胜利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16.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


A.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B.召开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C.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
D.召开中共七大,***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
17.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 B.解放战争的进程 |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 D.解放战争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