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至少2个)
(3)材料二到材料四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影响。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四: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材料一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对“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至少2个)
(3)材料二到材料四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影响。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2.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找救国道路,进行艰难曲折的近代化探索。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以下是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图文资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简单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变法图强——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些运动思想主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5)近代中国的探索有什么启示?
(1)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中国近代化历程 | 主要特点 | 相关重大事件 |
第一阶段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
第二阶段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戊戌变法和_______________ |
第三阶段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
(2)以下是与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的图文资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简单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变法图强——三民主义——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些运动思想主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具有什么特点?
(5)近代中国的探索有什么启示?
3.
观看影视作品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某校举行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影视巡演,播放了(A)《开天辟地》(B)《八月一日》(C)《长征》三部作品,请你结合这三部作品,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实探究】
这三部影视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三次事件完成下列问题。
(1)电影A中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你知道是什么会议吗?说出它召开的地点,代表人物(说一位即可)及历史意义?
(2)作品B、C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挫折时发生的,请你说出分别是在哪两次重大挫折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与果敢?
【人物春秋】
(3)在这三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艰苦奋斗的革命领袖?(2例即可)
【感悟提升】
(4)结合三部影视作品,说一说带给你的感想?
【史实探究】
这三部影视作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的三件重大历史事件,结合这三次事件完成下列问题。
(1)电影A中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你知道是什么会议吗?说出它召开的地点,代表人物(说一位即可)及历史意义?
(2)作品B、C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挫折时发生的,请你说出分别是在哪两次重大挫折面前表现出来的坚强与果敢?
【人物春秋】
(3)在这三部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为了中国革命事业而艰苦奋斗的革命领袖?(2例即可)
【感悟提升】
(4)结合三部影视作品,说一说带给你的感想?
4.
70年前,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材料三: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2)材料二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
材料三:1940年5月,张自忠在宜城壮烈牺牲。张自忠牺牲前给将士们写下了鼓舞士气的抗战家书:“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3)张自忠的抗战家书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4)请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感悟。
2.选择题- (共26题)
5.
2015年是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30周年。为缅怀历史,礼赞英雄,来自海峡两岸的相关人士10月22日齐聚林则徐故乡福州,进行专题学术交流。下列事件与这位民族英雄直接相关的是:( )
A.收复台湾 | B.虎门销烟 | C.太平天国运动 | D.义和团运动 |
6.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倾向,从内容上看两者有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 )
①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 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①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作出正确认识 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8.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9.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A→B(﹣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
11.
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立即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 )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
12.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
A. 是近代化的开端 B. 是一场分拣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A. 是近代化的开端 B. 是一场分拣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3.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
B.洋务运动 |
C.维新变法 |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
14.
瞿秋白于1899年诞生于常州青果巷。在13岁时他决然剪掉了自己的辫子,以表达对: ( )
A.清政府开展自强运动的响应 | B.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的拥护 |
C.“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认同 | D.中国代表拒签巴黎和约的支持 |
15.甲烷是{#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是{#blank#}3{#/blank#},现象是发出{#blank#}4{#/blank#},放出{#blank#}5{#/blank#},生成{#blank#}6{#/blank#}和使澄清石灰水{#blank#}7{#/blank#}气体。
16.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 B.南昌起义 | C.西安事变 | D.渡江战役 |
19.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
24.
***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说:“刘伯承的大规模攻袭皖、鄂东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忧虑之事。”他们所指的是( )
A.渡江战役 | B.淮海战役 | C.挺进大别山 | D.平津战役 |
26.读拼音,写词语。
①元宵节,看花灯,dà jiē{#blank#}1{#/blank#}小巷人如潮
②过端午,赛lóng zhōu{#blank#}2{#/blank#},粽子ài xiāng{#blank#}3{#/blank#}满堂飄。
③zhuǎn yǎn{#blank#}4{#/blank#}又是新春到,全家tuán yuán{#blank#}5{#/blank#}真rè nao{#blank#}6{#/blank#}。
27.读拼音,写词语。
①元宵节,看花灯,dà jiē{#blank#}1{#/blank#}小巷人如潮
②过端午,赛lóng zhōu{#blank#}2{#/blank#},粽子ài xiāng{#blank#}3{#/blank#}满堂飄。
③zhuǎn yǎn{#blank#}4{#/blank#}又是新春到,全家tuán yuán{#blank#}5{#/blank#}真rè nao{#blank#}6{#/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