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曹县第一中学2017-2018年八年级1月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5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6

1.综合题(共2题)

1.
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 ?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
[材料](见下表)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国民党?
(3)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请列举近代中国,发生在南京的三个重大事件。

2.单选题(共1题)

3.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3.选择题(共31题)

4.
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你认为其中的数字“54”、“28”与下面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
自1895年被日本侵占道受了近半个世纪殖民统治的____,在抗日战争胜种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A.东北三省B.台湾C.香港D.澳门
7.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词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是开始于
A.八一三事变B.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D.南京人屠杀
8.
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朱德B.彭德怀C.刘伯承D.贺龙
9.
三大战役中,邓小平曾亲自参与指挥了: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0.
平津战役的战场在: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华东地区D.西北地区
11.
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
A.东北人民解放军B.中原人民解放军C.西北人民解放军D.华东人民解放军
12.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D.太原会战
13.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4.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真实目的是:
①为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
②欺骗人民,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到共产党身上
③积极争取国内和平
④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B.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16.
中国工农红军取下八角帽,摘下红五星,穿上国民革命军军服,开赴抗日前线应该在:
A.九一八事变之后B.西安事变之后C.卢沟桥事变之后D.中共七大之后
17.
西安事变爆发后,赴西安进行调停的中共代表是(    )
A.周恩来B.***
C.董必武D.陈毅
18.
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
A.辽宁B.沈阳
C.长春D.锦州
19.
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1.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不包括:(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2.
平津战役后,北京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
A.张学良B.李宗仁C.傅作义D.杨虎城
23.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D.南京解放
24.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无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但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却不主张杀他,而主张和平解决。这充分说明
A.共产党人心胸宽广,不与蒋介石斤斤计较
B.中国共产党软弱无能
C.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D.中国共产党完全放弃了自己的阶级利
25.
中国军队在抗战中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
A.台儿庄战役
B.松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26.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A.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C.三大战役D.解放华东
27.
中共制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矛盾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多数国民党将领要求与共产党合作
C.国共矛盾仍然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D.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解决
28.
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日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为国捐躯的将领是()
A.吉星文、金振中B.吉星文、佟麟阁
C.金振中、赵登禹D.佟麟阁、赵登禹
29.
1938年,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歼敌一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重大的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
A.林彪B.彭德怀
C.李宗仁D.杨虎城
30.
在武汉中山公园内,有一处供游人参观的“受降堂”。在这里曾经举行了中华民国第六战区司令部接受侵华日军第六方面军投降的仪式。你认为这一仪式应该发生在哪一年?
A.1895年B.1945年C.1946年D.1949年
31.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打回东北老家
B.为了引起全国轰动
C.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D.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32.
在人民解放战争后期,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33.
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34.
“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描述的是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