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5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判断题(共10题)

1.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2.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自由”与“平等”。( )
3.
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  )
4.
1912年8月,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宋教仁。  (  )
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
6.
为加强对南海诸岛的管理,中国政府于1947年审核修订了南海诸岛地理名称,绘制了有南海断续线的《南海诸岛位置图》,并于1948年2月正式公布,昭示世界。(  )
7.
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  )
8.
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肯定。 (   )
9.
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  )
10.
《申报》是近代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文报纸,是大众传媒的先驱。(  )

2.综合题(共3题)

11.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观察下图后回答问题:

(1)上图是反映红军长征的场面,你能为这三幅画各写一个题目吗?
(2)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3)21世纪的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发扬红军长征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1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1919年6月5日某地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也举行了罢市……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三,1919年6月5日以后,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此次运动中青年学生体现出怎样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被称为什么精神?
13.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学完抗日战争史,同学们对抗战的历史还记忆犹新。借此机会,八年级同学进行了“课外学史”的探究活动并相互交流探究方法。请你参与探究。
方法一:听歌学史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一一歌曲《松化江上》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歌曲《卢沟桥之歌》
(1)方法一的歌曲中涉及到了日本侵略中国发动的哪两次事变?
方法二:观影学史

(2)方法二提及的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总指挥分别是谁?
方法三:读报学史

(3)方法三反映了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取得胜利的史实。请你概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课外学史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上述三种方法最符合此要求的是哪一种方法?请你列举一种课外学史的有效途径?
(5)读史明志,在中国近代史中,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贡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深沉的家国情怀一定感动过你,请你说出两位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3.选择题(共22题)

14.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联合国设立这一节日以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近代中国领导人民禁烟的民族英雄是(   )
A.魏源B.林则徐C.左宗棠D.李鸿章
15.
在中国旧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圉的不平等条约。请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6.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焚毁圆明园的侵略军是
A.英同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7.
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号    (    )
A.洪武B.开皇C.贞观D.太平天国
18.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专门负责外交的机构    (    )
A.总理衙门B.中书省C.理藩院D.礼部
19.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是光绪皇帝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哪位人物题写的挽联。    (    )
A.丁汝昌B.邓世昌C.左宝贵D.李鸿章
20.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中曾国藩、李鸿章等开明官员掀起的“师夷长技”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开放言论D.创办报刊
21.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设立的    (    )
A.燕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太学D.京师大学堂
22.下列对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状况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23.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该文应发表于    (    )
A.维新变法运动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24.

学校要把256份《小学生快乐阅读》平均分给32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blank#}1{#/blank#}份?

25.
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
A.黄埔学生军
B.蒋介石的军队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吴佩孚的军队
26.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2017年12月13日为我国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西安事变B.南京大屠杀C.国民革命D.长征胜利
27.
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围土地会议,颁布了    (    )
A.《天朝田亩制度》B.《井冈山土地法》
C.《土地管理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
28.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A.孟良崮战役B.三大战役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29.
1935年,日本不断制造一系列分离华北的活动,为此北平学生发动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游行示威活动。这次运动是    (    )
A.五四运动B.八,一三运动C.一二·九运动D.一二·六运动
30.
下面关于重庆谈判叙述错误的是
A.为蒋介石赢得了准备内战的时间
B.是蒋介石欺骗人民的幌子
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31.
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剧本,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  (    )
A.***B.蒋介石C.张学良D.杨虎城
32.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33.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位于河南洛阳的石窟艺术宝库是(     )

34.
下列哪一个不是辛亥革命期间流行的社会潮流( )
A.穿西装、旗袍B.剪发辫C.改称呼D.说普通话
35.
“中国梦”砥砺国人前行,近代著名实业家为履行“实业救国”之梦,放弃官禄,回乡创办企业的清末状元是    (    )
A.侯德榜B.范旭东C.荣氏兄弟D.张謇

4.填空题(共1题)

36.
这是两位在中国近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寻访伟人足迹,追忆先辈丰功伟绩?结合昕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A是__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三民主义,即________主义,________主义,________主义。
(2)上图中的B是________。1927年10月他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
(3)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________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