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5题)
2.
有学者指出,中国经过34年的高速增长,为什么被一场战争打回原形?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中国还在亚洲第一中陶醉,还在坚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本位。这场战争戳破了几十年“跛足现代化”假象,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4.
马小虎有一张相片由于年代久远变得非常模糊,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于广东某某”的字样,马小虎的同学各抒己见,其中不可能的是( )
A.林则徐 摄于虎门销烟时 | B.孙中山 摄于国民党“一大”会址 |
C.周恩来 摄于黄埔军校校址 | D.叶挺 摄于贺胜桥战役 |
9.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哪些事件与这一过程有直接关系 ( )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1.
今天我们还在研究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在新文化运动中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因为( )
A.新文化运动站在了思想意识的最前沿 | B.“孔家店”代表了宗教迷信 |
C.“孔家店”代表了封建礼教 | D.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要求 |
14.
近(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15.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可以作为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
16.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近代史上铲除这 “树墩”的运动是( )
A.启蒙运动 | B.戊戌变法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21.
以下历史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道路 | B.戊戌变法——最早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
C.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 D.五四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22.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 |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
25.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
3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A.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34.
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曾经看到的情形有( )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⑤***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⑤***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41.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歌谣中的“第一枪”的含义是( )
A.武装反抗清政府统治的第一枪 | B.武装反抗北洋军阀政府的第一枪 |
C.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 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42.
下列是有关北伐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②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③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④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失败
①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②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③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④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失败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53.
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该事件的历史要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4.
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探索有( )
①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②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③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①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②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③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