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第三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练习16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5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7

1.选择题(共55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下列可用于学习抗争史的史实是( )
A.鸦片战争B.义和团运动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有学者指出,中国经过34年的高速增长,为什么被一场战争打回原形?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中国还在亚洲第一中陶醉,还在坚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本位。这场战争戳破了几十年“跛足现代化”假象,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A.日、法、俄B.英、法、美C.英、俄、日D.英、俄、德
4.
马小虎有一张相片由于年代久远变得非常模糊,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于广东某某”的字样,马小虎的同学各抒己见,其中不可能的是( )
A.林则徐 摄于虎门销烟时B.孙中山 摄于国民党“一大”会址
C.周恩来 摄于黄埔军校校址D.叶挺 摄于贺胜桥战役
5.
八国联军不包括(   )
A.英国B.法国C.德国D.西班牙
6.
切合下列材料的主题是( )  
A.上海工业化一瞥B.上海,红色的摇篮
C.改革开放在上海D.上海,中国近现代化的缩影
7.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个省份是( )
A.江苏B.广东C.福建D.浙江
8.
在《南京条约》中,中国哪些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
①领土主权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司法权。
A.①③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
9.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哪些事件与这一过程有直接关系 (  )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 )
A.黎元洪B.孙中山C.袁世凯D.段祺瑞
11.
今天我们还在研究学习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在新文化运动中却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是因为( )
A.新文化运动站在了思想意识的最前沿B.“孔家店”代表了宗教迷信
C.“孔家店”代表了封建礼教D.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要求
12.
最能说明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 )
A.举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B.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D.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13.
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一支实力最强的海军是( )
A.南洋B.北洋C.西洋D.福建
14.
近(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15.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可以作为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6.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近代史上铲除这 “树墩”的运动是(  )
A.启蒙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7.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区别是( )
A.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B.兴办新式学校
C.推翻清王朝统治D.充分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
18.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目标是( )
A.创办《青年杂志》B.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
C.提倡民主和科学D.传播马克思主义
19.
奠定中国新文学运动基石的第一篇小说是( )
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子夜》D.《骆驼祥子》
20.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在( )
A.檀香山B.东京C.武昌D.京师
21.
以下历史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最早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D.五四运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2.
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  )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23.
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
A.道光帝B.同治帝C.宣统帝D.光绪帝
24.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25.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26.
下列人物,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是(  )
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蒋介石
27.
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 (  )
A. 反对旧文学    B. 反对旧道德    C. 反对独裁专制 D. 反对迷信盲从
28.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D.挽救了民族危亡
29.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 )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井冈山会师
30.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 )
A.北上抗日B.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
C.保存力量,进行战略转移D.将革命推向全国
3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32.
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
33.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国民党三大政策D.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34.
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曾经看到的情形有( )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⑤***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35.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36.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破裂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共“三大”和“四一二”政变B.国民党“一大”和“四一二”政变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宁汉合流”D.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
37.
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成立于( )
A.南昌B.武汉C.瑞金D.北京
38.
广州国民政府进行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
A.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B.夺取被军阀占领的土地[
C.统一全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D.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9.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 )
A.南京B.武汉C.北京D.上海
40.
1927—1930年,中共建立的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广东革命根据地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41.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歌谣中的“第一枪”的含义是( )
A.武装反抗清政府统治的第一枪B.武装反抗北洋军阀政府的第一枪
C.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D.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42.
下列是有关北伐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②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   ③两湖地区是北伐战争开始时的主要战场
④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失败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43.
井冈山会师后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支队伍的领导人是( )
A.***、周恩来B.周恩来、朱德
C.朱德、陈毅D.***、朱德
44.
大会通过新党章,明确规定:***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次大会是( )
A.党的“一大”B.遵义会议C.党的“二大”D.党的“七大”]
45.
促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西安事变
46.
西安事变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扩大侵华B.美日争夺激烈C.抗日高潮的出现D.国共分离对峙
47.
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是( )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
48.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
A.5月6日B.8月15日C.9月2日D.9月9日
49.
西安事变纪念馆有“历史的转折”五个字。“历史的转折”是指( )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50.
打破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51.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序幕的是( )
A.黄埔军校的创建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2.
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奠定基础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53.
下图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关于该事件的历史要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目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③地点:陕西西安
④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4.
教育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基石。中国在近代教育发展史上的探索有( )
①戊戌变法期间,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②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③1904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④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55.
如图,观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艰难曲折。导致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呈现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受到外来资本主义势力的排挤
B.受到本国势力的压迫与束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