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士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4)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的是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里,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思想文化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4)材料四中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指的是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2.选择题- (共30题)
2.
一些西方历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对于这种观点的正确评价是
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
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 |
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 |
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 |
3.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
4.
《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列条款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①割让香港岛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①割让香港岛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8.
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
D.新文化运动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
11.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
D.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
12.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旦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銷,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 |
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 |
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
21.
民国十六年,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事件,下面表示正确的是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②中国共产党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③创建了中国革命道路开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⑤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坚强的队伍-工农红军第四军
①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②中国共产党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第一枪
③创建了中国革命道路开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⑤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坚强的队伍-工农红军第四军
A.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②⑤ |
D.①②③④ |
2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28.
“武汉会战震宇寰,百万雄师战犹酣。长江两岸同抗击,中部四省共围歼。四个半月我威振,二十五万日军完。战略相持已见晓,基础奠定坚如磐。”该诗反映了武汉会战
①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③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④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占据了主动
①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②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③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
④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占据了主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29.
某部电影的故事梗概有如下内容: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得到和平解决。下列适合做电影名字的是
A.西安事变 |
B.新文化运动 |
C.鸦片战争 |
D.九一八事变。 |
30.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开始千里跃进的壮举。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挺进大别山 | B.渡江战役 |
C.淮海战役 | D.转战陕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