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囯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
材料三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中“国难当头”指什么?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看法。
材料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使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囯革命的新局面。
材料二国难当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由内战转向和平的转折点,中共中央对西安事变一直评价很高,认为是挽救了国家民族的一大危机。
材料三1937年9月下旬,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解放战争。
(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主要指什么?
(2)材料二中“国难当头”指什么?中共中央为什么对西安事变有如此高的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看法。
2.
材料一“对这一战略部署,***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进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材料二***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材料一的“这一战略部署”和材料二中的“这一历史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
(2)这一军事行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领导人是谁?
(3)材料一中的“尖刀”指什么
(4)材料二中的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一百多年以来”是指哪年以来?
(5)这次军事行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二***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材料一的“这一战略部署”和材料二中的“这一历史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
(2)这一军事行动的时间是什么时候?领导人是谁?
(3)材料一中的“尖刀”指什么
(4)材料二中的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一百多年以来”是指哪年以来?
(5)这次军事行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选择题- (共45题)
3.
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下列情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苏州、杭州等中国的通商口岸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多了起来
②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③中国人民被严禁参加反帝斗争
④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①苏州、杭州等中国的通商口岸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多了起来
②圆明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
③中国人民被严禁参加反帝斗争
④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④②①③ |
D.④③②① |
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D.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鸦片战争前,英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为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而英国要从中国购买大量茶叶、生丝等,结果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下列能揭示这一现象本质的是 ( )
A.中国茶、丝等物品质量上乘,为西方所喜欢 |
B.英国商品工业技术含量较高 |
C.中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很少需要外来商品 |
D.中国不需要呢绒、布匹 |
9.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⑤林则徐虎门禁烟
⑥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④ |
B.②③④⑥ |
C.②③④⑤⑥ |
D.④⑤⑥ |
10.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 |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
11.
“(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2.
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这份“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3.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14.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它出自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再别康桥》。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
C.严复的《天演论》 |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15.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
16.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 )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①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
②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④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17.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道圣旨是《宣统帝退位诏书》,是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从此清朝统治中国结束。这道圣旨发布于
A.1911年 |
B.1912年 |
C.1915年 |
D.1917年 |
21.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据此回答: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22.
孙中山在他早年行医的实践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他“医国”的思想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
A.创立同盟会 |
B.提出三民主义 |
C.建立中华民国 |
D.创建黄埔军校 |
23.
清朝的海关管理权长期被外国人把持。英国人赫德在1861年取得清海关的管理权,此后近半个世纪里他长期控制中国海关,直到
A.戊戌变法时期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
C.辛亥革命时期 |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24.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 B.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
C.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 D.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
25.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 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
27.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
B.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
D.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
28.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是指一个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其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就开始了对近代化探索的艰辛历程。下列不属于中国近代化探索实践的是
A.辛亥革命 | B.文艺复兴 | C.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30.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 |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
D.改变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
31.
某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一个革命党人在街头张贴“实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
B.1912年1月1日,南京各大报纸刊登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
C.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
D.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人示威 |
32.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 B.推翻了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34.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 成立了中华民国 D.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A. 推翻了封建制度 B. 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 成立了中华民国 D.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5.
(2016•十堰)- I shouted to you at the gate, but you didn't hear me.
- Really? I ____ a telephone call to my mother.
36.
(2016•十堰)- I shouted to you at the gate, but you didn't hear me.
- Really? I ____ a telephone call to my mother.
37.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38.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三期感觉不足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主张或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自强求富 | C.变法维新 | D.民主科学 |
39.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革命年代,***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来形容当年革命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 )。
A.井冈山根据地 | B.陕甘根据地 | C.左右江根据地 | D.中央根据地 |
40.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没有打到军阀张作霖 |
B.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
C.国民党实行“清共” |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
41.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失败了,北伐战争也没有成功。这些情况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的实力太强了 |
B.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
C.共产党的力量太弱小了,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
D.帝国主义国家出面干涉,不允许中国人民进行北伐 |
42.
“它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历时一个月,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一举歼灭板垣师团辎重队1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中主要论述了
A.平型关大捷 |
B.台儿庄战役 |
C.百团大战 |
D.辽沈战役 |
43.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②八一三事变爆发
③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疾呼“平津危机!华北危机”
①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②八一三事变爆发
③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疾呼“平津危机!华北危机”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④①②③ |
D.③④①② |
44.
《亮剑》中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他们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的战役是
A.血战卢沟桥 |
B.平型关大捷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45.
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
B.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