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5题)
2.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
材料二:“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材料三:“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涉及哪位历史人物?写出任意一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2)如果将上述三则材料中的人物纳入同一学习主题,请你拟定这个学习主题名称。
(3)结合所学知识,上述历史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材料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
(备注:庚子是指1900年)
(3)瓦德西在哪一事件中来到中国?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屡败的根本原因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跌相递进,由学习

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材料二: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写出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提示填写空格。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 | 洋务运动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 | 新文化运动 |
(3)图一是辛亥革命的领导人 先生;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3.选择题- (共22题)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A.兴中会 | B.同盟会 | C.光复会 | D.日知会 |
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有着悠久的历史。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炎黄子孙聚集在黄帝陵前,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这说明了( )
①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②海外赤子,心系祖国
③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④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有着悠久的历史。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炎黄子孙聚集在黄帝陵前,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这说明了( )
①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②海外赤子,心系祖国
③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④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有着悠久的历史。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数千名炎黄子孙聚集在黄帝陵前,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这说明了( )
①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②海外赤子,心系祖国
③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④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5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