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检测八年级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38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的历史。
材料一下面是中国近代三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在会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B.“……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1)阅读材料一,写出材料一中的三个条约的名称。分别概括写出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A.: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只是武器落后。因此,中国要谋求富强之道,只有学习西方的制枪制炮技术,建立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
B.: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C.: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D.: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2)材料二中的A、B、C、D四则材料分别涉及的是哪一次运动或革命?(注:回答此题时次序不能颠倒)
(3)材料二中A、B、C、D四则材料所涉及的运动或革命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4)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
(5)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 在图一事件发生后,国共双方就什么问题达成共识?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影响?
(3)在图二事件发生后,国共双方在什么问题上达成一致?达成一致后落实情况如何?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
3.
辨析史料,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到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1)“挖蒋根”是指什么?该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战略反攻】
材料二 ***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的”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一百多年以来”是指从哪一年以来?
【战略决战】
材料三  文献记录片《走进***》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伯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3)“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使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取得优势的战役的是哪一战役?***为什么说“值得”?
【走向胜利】
材料四 人民解放军强度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总结反思】
材料五  1948年8月,***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5)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2.选择题(共24题)

4.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
5.
下列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割地、赔款、开口通商的内容B.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C.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D.都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6.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7.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8.
请判断下图某同学的课堂笔记,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新文化运动②后期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9.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D.人民解放战争
10.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1.
如下图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
A.①开天辟地  ②井冈山会师   ③转危为安
B.①战略转移  ②遵义会议 ③转危为安
C.①转危为安  ②遵义会议 ③焕然一新
D.①转危为安  ②井冈山会师   ③焕然一新
12.
***同志曾对一个外国人说:“一九二七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孵出小鸡”是指(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
C.在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D.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13.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的第一号命令就是“清党”通缉令,通缉***、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A.没有打到军阀张作霖
B.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反动派大肆屠杀
C.国民党实行“清共”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4.
某外国报纸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红军长征
15.
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上甘岭战役D.渡江战役
16.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台湾失而复归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五四运动的爆发D.抗日战争的胜利
17.
小说《青春之歌》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在中共北平党组织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这次学生运动是( )
A.五四运动B.“五二〇”惨案
C.“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D.一二九运动
18.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战略意义是:(  )
A.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B.歼灭了大量敌人
C.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D.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的华北地区
19.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20.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思想确立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21.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  )
A.鸦片战争的爆发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抗日战争的胜利
22.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著名七律所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战役?(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3.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24.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25.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
26.
“他”以状元的身份毅然辞官南归,一生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60多个企业。“他”是: (  )
A.詹天佑B.魏源C.张謇D.侯德榜
27.
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
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

3.单选题(共1题)

28.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C.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