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1936年10月21目,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四:***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件,促使国共两党初步形成了第二次合作?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举一例国共两党除抗日战争之外的其他合作事件?
(4)联系材料四,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两次战役。
材料一: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1936年10月21目,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四:***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分析材料三,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件,促使国共两党初步形成了第二次合作?纵观中国近代历史,举一例国共两党除抗日战争之外的其他合作事件?
(4)联系材料四,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两次战役。
2.选择题- (共13题)
2.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
3.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 B.巧渡金沙江 |
C.吴起镇会师 | D.四渡赤水河 |
4.
(题文)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
7.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8.
九一八事变后,《生活画报》刊载了《东北义勇军喋血苦战情形》和《沦亡一年后东北情况》等图片,真实记录了日军的侵华暴行和东北军民的英勇抗战。这反映了( )
A.日军侵华蓄谋已久 | B.日本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
C.全面抗战已经开始 | D.中国是最早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
9.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A.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
B.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
C.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
D.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
10.
一位老八路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了,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
A.1945年8月5日 | B.1945年8月15日 |
C.1945年9月2日 | D.1945年9月9日 |
11.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与此公祭日设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济南惨案 | B.马鞍山惨案 |
C.南京大屠杀 | D.海兰泡大屠杀 |
12.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铭章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3.
要想了解八路军一一五师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全国军民抗战热情的史实,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个纪念馆


A.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 B.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
C.百团大战纪念馆 | 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