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3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7

1.综合题(共3题)

1.
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请写出近代以来最先侵略中国的列强是谁?该列强找到的借口是什么?
(2)请写出列强入侵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名称
(3)伴随列强的入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中的A、B、C、D分别是什么?

(4)根据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节选自《长征组歌》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会址在哪?这次大会何时召开?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4)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军还丧心病狂地进行“杀人竞赛”。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约定,谁先在占领……时杀满100名中国人,谁就是胜者。当这两个杀人恶魔手拿砍缺了口的军刀相遇在紫金山下时,野田杀了105人,向井杀了106人。由于不知道谁先杀到100人,胜负难分,他们决定重新再赌谁杀满150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最终战胜日本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并参加联合国的创建,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全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共同奋起御侮的人民战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世界上多个国家设有战争胜利日。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决定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人民网

(1)与材料一记录的内容相关的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多少年才取得胜利?
(2)请举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各一例。
(3)材料二认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
(4)你觉得设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有什么意义?

2.选择题(共24题)

4.
《国际联盟》将每年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反毒日”。这都是为了纪念(  )
A.抗日战争
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5.
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节目中嘉宾吴学兰说,国人视巡航钓鱼岛为雪《马关条约》之耻。《马关条约》对我国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6.
优秀的历史影视是对历史的生动再现。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火烧圆明园 ②林则徐 ③ 八国联军 ④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7.
现在去北京参观圆明园,只能看到大水法和远瀛观等残迹。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强盗是(  )
A.英国侵略军
B.法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8.
“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
以下能达到下设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0.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1.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中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文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民主和科学D.三民主义
12.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它”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13.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4.
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15.
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
①张学良都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国民党进攻上党地区
17.
它“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这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它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8.
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南海诸岛为日本非法侵占。我国收复日本非法侵占的南海诸岛,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A.五四运动后B.西安事变后C.抗日战争胜利后D.三大战役胜利后
19.
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共产党的根本出发点是
A.为粉碎国民党剿共企图B.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关系
C.为了支持蒋介石D.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共同抗日
20.
“日本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段文字描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
21.
“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场大捷,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材料中的“首场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B.淞沪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22.
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23.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所描述的军事行动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4.
“他是我国化学工业先驱,生产出我国的第一批精盐,打破了英国和日本商人对中国精盐市场的垄断;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材料中的“他”是
A.张謇B.荣宗敬C.荣德生D.侯德榜
25.
创立于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弊端日渐突出,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1904年B.1905年C.1906年D.1907年
26.
《义勇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的作者是音乐家
A.茅盾B.齐白石C.徐悲鸿D.聂耳
27.
《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魏源B.张謇C.陈独秀D.胡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