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在中国近代史上,北京曾经先后三次沦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年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掠夺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战争中悲催的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材料二:皇城仅剩下最后一道门:午门。美军架好炮准备轰击,俄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都很着急,不想让美国人抢先进入。各国司令官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为了防止一国独占或先占皇宫,暂停对皇宫的军事行动。
材料三:日本向华北大量增兵,进入北平、天津。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平津相继沦陷。
(1)据材料一回答,“一片废墟和大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京这次陷落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
(3)根据材料三回答,“平津相继沦陷”发生于哪次重大事件之后?
(4)回顾历史,面对北京(北平)先后三次沦陷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材料一:“1860年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掠夺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战争中悲催的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材料二:皇城仅剩下最后一道门:午门。美军架好炮准备轰击,俄国人、英国人和日本人都很着急,不想让美国人抢先进入。各国司令官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为了防止一国独占或先占皇宫,暂停对皇宫的军事行动。
材料三:日本向华北大量增兵,进入北平、天津。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平津相继沦陷。
(1)据材料一回答,“一片废墟和大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北京这次陷落与哪一次侵华战争有关?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条约?
(3)根据材料三回答,“平津相继沦陷”发生于哪次重大事件之后?
(4)回顾历史,面对北京(北平)先后三次沦陷的历史,你有何感想?
2.判断题- (共1题)
2.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改正:
(2)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改正:
(3)1945年8月,***亲赴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最终签署了双十协定。
改正:
(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改正:
(2)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改正:
(3)1945年8月,***亲赴南京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最终签署了双十协定。
改正:
3.选择题- (共9题)
3.
一个西方学者曾经这样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帝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因此,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这一观点( )
A.正确评价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实质 |
C.指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
D.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
6.
“他悍然恢复帝制,企图建立万世一系的‘洪宪’王朝……全国人民终于识破了他的真面目:原来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共和国的‘英雄’,是一个背信弃义、食言自肥的封建暴君,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卖国贼。”这里的“他”是( )
A.段祺瑞 |
B.冯国璋 |
C.张作霖 |
D.袁世凯 |
7.
《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首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
B.北伐战争 |
C.红军长征 |
D.解放战争 |
8.
美国国务院的白皮书中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中国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这段材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在于( )
A.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 B.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 D.战略战术的正确性 |
9.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并且可以—直冲向中东……”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评价中国抗日战争时的讲话。这段话说明
A.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
C.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
D.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
10.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的南京大屠杀,被中外舆论界称为“人类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我们向世界人民再现这“最黑暗的一页”的最有力证据是
A.侵华日军老兵的战争回忆录 |
B.屠杀遗迹与当时拍摄的照片 |
C.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
D.国际友人当时的记录与评论 |
11.
2016年4月,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正式确认,《新华字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它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A.总理衙门 |
B.同文馆 |
C.时务学堂 |
D.商务印书馆 |
4.填空题- (共2题)
12.
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等以《_____________》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等以《_____________》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