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的领导者是谁?结合材料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北大的“三个兔子”发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基础。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归纳一个主题,并说说你的感悟。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革命”的领导者是谁?结合材料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中北大的“三个兔子”发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基础。运动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归纳一个主题,并说说你的感悟。
2.
阅读下列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
(2)2017年是图二南昌起义的多少周年纪念?这场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图三根据地是谁领导创建的?由此开创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4)回顾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了解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你有何感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具有什么划时代的意义?
(2)2017年是图二南昌起义的多少周年纪念?这场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图三根据地是谁领导创建的?由此开创了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4)回顾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艰辛曲折的探索过程,了解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你有何感悟?
2.选择题- (共22题)
3.
在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的历史浮雕。其中第一块展示的壮观场景(见下图)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与勇气,它展示的壮观场景是


A.虎门销烟 |
B.辛亥革命 |
C.五四运动 |
D.渡江战役 |
6.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抗。其中一场运动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从山东兴起并迅猛发展,它是
A.义和团运动 | B.五四运动 | C.洋务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
7.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11.
袁世凯实行独裁、复辟帝制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①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会
①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会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④②①③ |
14.
2016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五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A. 五四运动爆发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黄埔军校创建 D.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7.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人民解放战争的打响 | B.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
C.战略决战的开始 | D.渡江战役的胜利 |
20.
电视剧《少帅》是传奇人物张学良的人生自传,娓娓道出这位沧桑老人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36岁那年他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事变,震惊中外。这里的“事变”是指
A.东北易帜 | B.九一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西安事变 |
21.
柳亚子赠***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作于
A.武昌起义期间 |
B.北伐战争期间 |
C.抗日战争期间 |
D.重庆谈判期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