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3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9

1.判断题(共3题)

1.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的是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
2.
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因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
3.
作家魏巍在作品中这样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涛涛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作品描述的事件是红军长征。(  )

2.综合题(共2题)

4.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往事惊心泪欲潸,今朝斩浪济沧海】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及其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为什么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屡战屡败,而新中国海军却能保家卫国、遨游四海?
【民族忠魂风中立,不教胡马度阴山】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至少写出两点)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
(4)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3.选择题(共12题)

6.
1838年,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进行了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而被称为民族英雄,这主要是因为他(   )
A.打击鸦片贸易,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
B.斩断鸦片走私通道,净化了清政府官场环境
C.禁止吸食鸦片,维护了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力
D.销毁鸦片,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7.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农历辛丑年),清政府了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
A.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
B.严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性质的团体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地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8.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文以纪实,反对无病呻吟。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反对儒家学说B.宣传民主科学C.主张白话写作D.提倡平等自由
9.
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烈强瓜分的危险。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废除八股B.奖励实业C.精减机构D.编练新军
10.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B.成为中国共产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D.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1.
20世纪20年代,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缘于对信念的坚守毅然决然地选择暴力反抗的道路。从此,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开始诞生了。这次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D.井冈会师
12.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开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十四年抗战"始于(  )
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九一八”事变D.百团大战
13.
二战结束后,东京远东军事法庭的一份判决书这样写道:“……所有的抵抗均已停止,日本士兵蜂拥而至,并犯下各种暴行,实施谋杀、强奸、抢劫和纵火。”“士兵们不分青红皂白,随心欲地杀害中国的男女老少,致使大街小巷尸体横陈。……日本人占领了许多难民营,那些逃离南京市民中的许多人被用机枪扫射和刺刀刺死。”材料反映的是( )
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
14.
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建立了中原革命根据地。这一"行动"(  )
A.揭开了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C.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
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15.
某地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国民党军战斗力低下
C.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16.
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曾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
A.齐白石B.茅盾C.徐悲鸿D.鲁迅
17.
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下图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3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