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联考]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31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0

1.综合题(共3题)

1.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
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1)图一场景发生在  (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2)图二场景发生在  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  建立  (国家名称)。
(3)图三场景发生在  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  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4)图四场景发生在  (战役名称)以后,  (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2.
阅读下列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自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辫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这次运动(革命)在思想领域对人们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又有什么新发展?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3.
***在十年内战中的两次“改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
材料一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起义,开始他们攻占了一些县城,后来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严重。***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大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材料一中的“起义”指哪一历史事件?***决定“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的结果如何?对中共探索革命道路起到什么影响?
材料二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在斗争中红军人员损失过半。在这危急时刻,***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红军改向,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开始了战略转移,这一“战略转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红军此次改向“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这一战略转移最终胜利结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4.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英军B.八国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
5.
马克思曾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
A.获得赔款2100万元B.占领15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开放五处口岸通商D.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工厂
6.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翻。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关天培B.林则徐C.邓世昌D.李秀成
7.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丁汝昌
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五四爱国运动
10.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是***同志为庆祝一次重要战役胜利而作,这次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1.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灯塔指引”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共成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2.
根据以下信息判断,1948年9月由林彪、罗荣桓指挥,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哪一次战役?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3.
为北京的和平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国民党将领是(   )
A.傅作义B.李宗仁C.赵登禹D.佟麟阁
14.
卢沟桥在古代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因清代乾隆帝亲笔御书“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桥头而闻名;卢沟桥在近代又因日本发动“七七事变”而震惊世界。该事变的影响是(  )
A.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5.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6.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B.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C.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D.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17.
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出自于
A.《天演论》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中外纪闻》
19.
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是(  )
A.陈启沅B.张謇C.荣宗敬D.荣德生
20.
废除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是在(  )
A.明朝B.清朝
C.中华民国D.解放后
21.
他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打破了西方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他是 ( )
A.严复B.侯德榜
C.徐悲鸿D.魏源
22.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出现于(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单选题(共1题)

23.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