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灾难史、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何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所叙述内容的历史事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最能反映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目的的口号。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5)上述四则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或群体都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材料一:1894年的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奋起作战。其后弹药用尽,他下令加速猛撞日舰“吉野号”,最后与全舰士兵壮烈殉国。
材料二:
图一:运动中的口号 | 图二:上海民众声援北京学生 | 图三:获得返校学生受到欢迎 |
材料三: 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
材料四:中央诸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邃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而个人实未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竭我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宋美龄《西安事变回忆录》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有何影响?
(3)概括材料三中所叙述内容的历史事件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最能反映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目的的口号。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5)上述四则材料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或群体都在国家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2.选择题- (共26题)
2.
“……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占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下列内容与材料中的“条约”有关的是
①割让台湾
②开放沙市、重庆等地
③铁路要线允许列强驻军
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①割让台湾
②开放沙市、重庆等地
③铁路要线允许列强驻军
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3.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北京条约》 |
4.
费正清说:“从1851年到1860年,正当中国人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西方列强一反谈判做法,转而向清廷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之后转而又与清政府合作镇压国内的起义。”这里叙述的“被镇压的国内起义”是指
A.义和团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三元里人民起义 | D.云南回民起义 |
6.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B.《瑗珲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
C.《马关条约》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
D.《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
7.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8.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 B.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C.火烧圆明园 | D.对华倾销商品 |
10.
20世纪初期,铜山县成立了“不缠足会”,倡导妇女解放,各界文化名流纷起响应,制定奖励放足的章程,激励妇女放足、不缠足。还有一些进步人士在铜山县开展了“剪辫子”运动,男人剪掉辫子后方许进城。这些运动渐渐影响了徐州各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徐州人民的反封建精神 | B.徐州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
C.徐州人民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 | D.封建文化在徐州地区彻底根除 |
11.
下表是1917年~1921年《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的分类统计,这说明《新青年》( )
主 题 | 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 介绍西方习俗 | 国家要闻 |
文章数量(篇) | 36 | 5 | 30 |
A.重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 B.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刊物 |
C.撰稿人都是宣传马克思主义者 | D.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
12.
关于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①公车上书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
②宣传维新思想的是《民报》
③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④提倡民主、提倡科学
A.①③ | B.①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3.十国峰会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和发展中国家就全球金融经济合作举行的最高领导峰会,其中第1次和第3次均在美国举行,第6 次在法国举办,2016年第1次在中国杭州举办。举办国由发达国家主导逐渐转移到一部分发展中国家,这充分表明( )
14.
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
15.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个“军官学校”的办学特点是( )
A.重视军事训练 | B.军事政治并重 | C.重视政治教育 | D.重视军事理论 |
16.
***说:“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
①需要革命阵地,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 ④大搞生产运动
①需要革命阵地,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③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 ④大搞生产运动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0.
2015年9月3日,全国放假一天。这个“假日”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 )
①是近代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①是近代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1.
一位战争亲历者、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但给中国,也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中的“战略决战”不包括( )
A.辽沈战役 | B.延安保卫战 | C.平津战役 | D.淮海战役 |
22.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 | B.平型关大捷 |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
2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国近代教育随之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
A.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 B.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 |
C.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 D.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