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材料三: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
(2)三次战争后赔款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两例。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抗争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材料三:北京的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
(2)三次战争后赔款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请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两例。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抗争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
近代中国社会,在前辈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康有为等主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材料四: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1)材料一中图一的工业体现了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请再举出在该口号指引下创办的工业一例。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一中图二的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些思想对材料二的事件有何影响?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以什么为指导思想?该事件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5)材料四中的“这场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康有为等主张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创办报刊,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材料四: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1)材料一中图一的工业体现了运动倡导者提出的什么口号?请再举出在该口号指引下创办的工业一例。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3)材料一中图二的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些思想对材料二的事件有何影响?
(4)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以什么为指导思想?该事件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5)材料四中的“这场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分别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的运动中,中国救国救民大潮中增加了新的社会力量。“新的社会力量”是指什么?这种“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到的先进理论是什么?
(2)这里是“红色狂飙”的起点;这里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这里”指什么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二:
(3)图三纪念的事件发生于什么时候?图四被列为红色旅游地,主要因为哪一件事?之后,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是通过哪次行动转移星火的?在图五所示地点召开的会议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材料一:

(1)图一的运动中,中国救国救民大潮中增加了新的社会力量。“新的社会力量”是指什么?这种“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到的先进理论是什么?
(2)这里是“红色狂飙”的起点;这里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起航。“这里”指什么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二:

(3)图三纪念的事件发生于什么时候?图四被列为红色旅游地,主要因为哪一件事?之后,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中国共产党是通过哪次行动转移星火的?在图五所示地点召开的会议确立了谁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4.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同仇敌忾】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
(1)材料中国共两党的宣言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大敌当前,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结果如何?
(2)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涌现了一幕幕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国、共两党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同室操戈】

(3)上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该成果的落实情况怎样?
【败走麦城】
材料二:1949年4月21日,信号弹划破天空,红旗招展,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顷刻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土崩瓦解。
(4)渡江战役有何意义?
(5)国共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感悟历史】
(6)通过对上面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同仇敌忾】
材料一: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
(1)材料中国共两党的宣言是在哪一事变后发表的?大敌当前,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结果如何?
(2)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涌现了一幕幕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国、共两党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役各一例。
【同室操戈】

(3)上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该成果的落实情况怎样?
【败走麦城】
材料二:1949年4月21日,信号弹划破天空,红旗招展,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顷刻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土崩瓦解。
(4)渡江战役有何意义?
(5)国共内战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感悟历史】
(6)通过对上面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6题)
6.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动思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近代史上,俄国从中国得到的最大好处是( )
A.割占香港岛 | B.吞并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C.割占台湾岛 | D.得到清政府4.5亿两白银赔款 |
10.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
D. 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5.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一次国共合作( )
A.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C.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D.取得了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
16.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不绝的力量之源。下列不属于长征精神的是( )
A.坚定不一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 B.患难与共的团结协作精神 |
C.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 D.为人类和平正义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
20.
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沉着地指挥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 )
A.《义勇军进行曲》 | B.《黄河大合唱》 |
C.《东方红》 |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