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站岗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版)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25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3

1.判断题(共1题)

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864年7月,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改正:
(2)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改正:
(3)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在上海打响了辛亥革命首义,清政府迅速分崩离析。( )
改正:
(4)五四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改正:

2.综合题(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向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洋务运动播下的近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但戊成变法不只是继承了洋务运动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运动的超越。
(1)阅读材料一,洋务运动有何积极作用?你认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的“超越”从根本上说体现在哪一方面?
材料二

(2)图一是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北京大学是什么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之一?你如何认识该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
(3)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结合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为什么是从天安门开始的?
材料三

(4)结合材料三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图一 (会议名称)开启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图二所代表的学校为国民革命提供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此学校是  
。图三反映了北伐战争,此次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影响深远。为什么说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2)图四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以国共合作破裂而告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3)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四:读下面漫画。

(4)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结果如何?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影响两党关系的决定因素。

3.选择题(共15题)

4.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观察下图,英国侵占图中所示的两处地区分别是通过(   )

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北京条约》   ④《虎门条约》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5.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反抗外来侵略,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下列不属于这个群体的人物是(   )
A.邓世昌B.林则徐C.叶志超D.徐邦道
6.
某条约签订后,有人痛斥清政府:“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士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下列场景与该条约有关的是(   )
A.B.
C.D.
7.
黄爵滋曾上书皇帝:“夫耗银之多,由于烟贩之盛;烟贩之盛,由于吸食之重。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所以,他认为欲禁烟首要(   )
A.关闭国门B.惩治烟贩C.惩治吸食者D.加固海防
8.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9.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10.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必将受到惩罚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11.
“吾以为今日而文言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五曰务去烂调套语……七曰不讲对仗,八曰月不避俗字俗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梁启超B.胡适C.李大钊D.陈独秀
1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 ”或“君”。它体现了(  )
A.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B.地主阶级追求民主的愿望
C.农民阶级追求 平等的愿望D.无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13.
下列理论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基础的是(   )
A.师夷长技B.维新变法C.马克思主义D.新三民主义
14.
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曾连载了长篇通讯《雪山草地行军记》,这篇通讯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国民党军围剿根据地B.秋收起义进攻长沙
C.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D.朱毛会师于井冈山
15.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D.国共合作实现
16.
下列哪一词语可以形象的概括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  )
A. 开天辟地 B. 星火燎原 C. 转危为安 D. 当家作主
17.
1919年5月4日,有3000多学生在北京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场运动的目标是(   )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8.
中国境内有无数驰名中外的桥梁。下列桥梁中,近代中国军队在这里打响了全民族抗日第一枪的是(   )
A.B.
C.D.

4.填空题(共3题)

19.
理论是行动的纲领。
(1)太平天国颁布《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3)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     》,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名的报纸。
20.
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第一”。
(1)洋务派创办的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2)孙中山创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3)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的 民主革命纲领。
21.
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1927年,***在汉口召开的 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3)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