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民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模拟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2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综合题(共4题)

1.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屡遭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奋起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历史屈辱】“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哪一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开端?哪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奋起抗争】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林则徐
黄海海战
 
血战台儿庄
 
 
(3)【完全胜利】全国性的抗战从哪一事件开始?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曾被侵略者割裂的哪块国土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迎接新生】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哪次会议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国民党反动政权最终垮台的标志是什么?
(5)【心灵感悟】回首历史,感慨万千。面对百年的沧桑,你有哪些感悟?
2.
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据此结合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江南制造总局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图2反映了维新派变法图强的思想。他们发动了什么运动?列举一个变法图强的代表人物?
(3)图3的人物是谁?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领导了什么革命?
(4)图4“民主科学”是哪一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举两个代表人物(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B“共同商讨国家大计”。B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材料一中的A是什么事变?材料二中的B指谁?
(2)上述两件大事国共双方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一致,A事变最终怎么解决?
(3)1945年国共谈判的地点在哪里和谈结果怎样?
(4)这对中华民族产生什么积极作用?
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增加了各种苛捐杂税;许多地方官吏还把近代民族工业作为敲诈的对象。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特设实业部,并令各省设实业公司,以发展农、工、商、矿各业,作为“裕国裕民之计”。对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矿企业,一经申请,无不批准立案。遇有侵夺工商私产、破坏营业者,即令有关部门查清妥为解决。
材料三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年份
拥有厂家
拥有资本
工人人数
1913
689家
33亿元
27万多
1920
1795家
50亿元
55万多
 
材料四民国初年中国轻重工业比列统计表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不得摘抄原文)
(3)阅读材料三,材料中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何种态势?
(4)阅读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5)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角度谈谈造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2.选择题(共23题)

5.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6.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个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读过《申报》”,李四说“我看过戊戌六君子赴法场”,王五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他们中说谎的是(  )
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
7.
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他的杂文抨击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他的《孔乙己》等小说反映了中国社会现实,他是
A.胡适
B.茅盾
C.鲁迅
D.李大钊
9.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主张此观点的派别是()
A.顽固派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10.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求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B.魏源——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1.
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开始于
A.八一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
12.
某学校决定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他们选择的正确路线应该是(  )
A.瑞金﹣﹣遵义﹣﹣吴起镇﹣﹣金沙江
B.瑞金﹣﹣金沙江﹣﹣遵义﹣﹣吴起镇
C.瑞金﹣﹣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D.瑞金﹣﹣吴起镇﹣﹣金沙江﹣﹣遵义
13.
“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
14.
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重庆谈判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15.
下列战役中,使整个华北地区全境解放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6.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7.
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8.
下列与国共两党合作无关的是
A.黄埔军校B.北伐战争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
19.化简以下各式:

① {#mathml#}AB+BC+CA{#/mathml#} ;

② {#mathml#}ABAC+BDCD{#/mathml#} ;

③ {#mathml#}FQ+QP+EF{#/mathml#} ﹣ {#mathml#}EP{#/mathml#}

④ {#mathml#}OAOB+AB{#/mathml#}

其结果是为零向量的个数是(   )

20.
***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D.淞沪战役
21.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下列哪支队伍先后参加过其中的两大战役
A.东北解放军B.华北解放军C.中原解放军D.华东解放军
22.
下边这幅漫画《磨好刀再杀》所反映的是蒋介石哪一政策( )
A.“攘外必先安内”B.“不抵抗政策”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假和平,真内战”
23.
1914——1918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导致这个“春天”出现的原因是
①海外华侨竞相回国投资近代企业
②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③清王朝的扶持
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4.
詹天佑为中国近代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
A.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B.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D.研制了“两弹一星”
25.
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
A.从《申报》上了解一些社会新闻
B.参加科举考试
C.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D.看影片《定军山》
26.
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
A.荣宗敬B.荣德生
C.张謇D.周学熙
27.
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B.《国闻报》C.《民报》D.《申报》

3.单选题(共1题)

28.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南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