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2.综合题- (共3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好象是在其内部深处正酝酿着巨大变化的一潭积水,鸦片战争则是投入了一块大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第一个条约的订立并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倒是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事件的开始。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等
(1)材料一所述“第一个条约”是指哪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4、图5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的内容?该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封建社会好象是在其内部深处正酝酿着巨大变化的一潭积水,鸦片战争则是投入了一块大石,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强烈的连锁反应,第一个条约的订立并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倒是一系列的难以预测的事件的开始。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变化前 | 变化后 |
长袍马褂 | 西装、中山装、旗袍等 |
中餐 | 西餐 |
马车、轿子 | 火车、电车、汽车等 |
蓄辫、裹足 | 剪辫、劝禁缠足 |
——摘编自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等
(1)材料一所述“第一个条约”是指哪个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促使中国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4、图5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运动的内容?该运动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领域发生了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发展变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3.
材料论述题
1911年(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十九日,即阳历10月10日,晚九时,义师遂起,先占军械库,后扑总督衙门。众推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阳历1912年1月1日。十七省代表,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于是通电全国,改用阳历;即以是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民国元年(1912),隆裕太后乃以决定大计之权授之袁世凯。于是由袁世凯与民国议定优待满、蒙、回、藏暨清室条件,而清帝于二月十二日退位。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
回答:
(1)材料反映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911年(宣统三年)农历八月十九日,即阳历10月10日,晚九时,义师遂起,先占军械库,后扑总督衙门。众推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阳历1912年1月1日。十七省代表,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于是通电全国,改用阳历;即以是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民国元年(1912),隆裕太后乃以决定大计之权授之袁世凯。于是由袁世凯与民国议定优待满、蒙、回、藏暨清室条件,而清帝于二月十二日退位。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近代史》
回答:
(1)材料反映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译稿)
材料二 1928年2月***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材料三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不仅承担了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任务,也成为中国抗日进入反攻阶段、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前线战场。
——摘编自步平《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2)材料二中“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指出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译稿)
材料二 1928年2月***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材料三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不仅承担了抗日战争后期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主要任务,也成为中国抗日进入反攻阶段、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前线战场。
——摘编自步平《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2)材料二中“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指出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理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3.选择题- (共30题)
21.
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内容或意义搭配错误的是( )
选项 | 历史事件 | 内容或意义 |
A | 八七会议 |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B | 秋收起义 |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
C | 三湾改编 | 决定攻打敌人的中心城市 |
D | 古田会议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
A.A | B.B | C.C | D.D |
29.
下列表格内容描述的战役是
作战时间 | 参战部队 | 战斗次数 | 毙伤日、伪军人数 | 破坏交通线 |
1940年 | 八路军 | 1800多次 | 2.5万多人 | 2000多千米 |
A.平型关大捷 | B.百团大战 | C.挺进大别山 | D.渡江战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