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为上图四幅图片按时间排序,把正确的顺序写到下面。
(2)(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发生的背景。
(3)在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事件中,请你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事件。
(4)结合第一问的前三幅图片,请你简洁归纳出英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1)请你为上图四幅图片按时间排序,把正确的顺序写到下面。
(2)(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发生的背景。
(3)在四幅图片所反映的重大事件中,请你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事件。
(4)结合第一问的前三幅图片,请你简洁归纳出英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文明的历史上,思想的进步往往会对历史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近代欧洲在14世纪和17世纪先后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驱。
(1)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指哪两次?
(2)列举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民主、平等、自由、博爱思想的影响,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帜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并举除一位代表人物。
在近代文明的历史上,思想的进步往往会对历史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近代欧洲在14世纪和17世纪先后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思想先驱。
(1)欧洲近代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指哪两次?
(2)列举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3)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民主、平等、自由、博爱思想的影响,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帜掀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并举除一位代表人物。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
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
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陆续传入中国,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主要以什么为能源?材料二的发明属于哪一领域
(2)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从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于我们生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我们应如何兴利除弊?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
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
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有线电报、照相、电影陆续传入中国,的出行速度加快了,通讯方便了,精神生活也丰富了。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主要以什么为能源?材料二的发明属于哪一领域
(2)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科技成果对中国的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从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于我们生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我们应如何兴利除弊?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先对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保持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和国家经历了从相互孤立、隔绝到彼此交流融合的过程。东西方之间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惟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历史事件。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先对文明交流中我们应保持的态度
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沙皇开展的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沙皇开展的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性质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1题)
8.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你,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A. 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 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 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A. 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 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 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9.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文艺复兴运动 |
B.新航路开辟 |
C.工业革命 |
D.列强殖民扩张 |
13.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英国的新生”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蒸汽时代” | B.欧美国家的剧变 |
C.城市化进程 | D.社会生活的变迁 |
15.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100年后,欧洲大陆的法国颁布了另一部文献,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欧洲。这两部法律文献分别是
A.《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 |
C.《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 D.《权利法案》《民法典》 |
18.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评价美国独立战争时说:“美国革命成为那些希望摆脱殖民地地位的民族所效法的榜样。”这句话说明美国革命( )
A.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
C.影响了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革命 | D.引发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
21.
九(l)班同学在一次探究性学习中形成了以下结论:
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战争被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
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它充分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它客观上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战争被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
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A.新航路开辟 | B.三角贸易 | C.世界市场形成 | D.美国内战 |
24.
他建议美国政府利用其理论研发原子弹,以打击法西斯势力。当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理论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高兴,而是反思科学的消极影响。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
B.奥本海默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