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 的……
——《瞭望新闻周刊》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因此掀起了什么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 的……
——《瞭望新闻周刊》
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1)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因此掀起了什么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有什么特点?
2.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材料五: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4)根据材料四,说一说这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5)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五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请写出“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哪一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6)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一: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为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材料五: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合法地位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进行了一次激烈较量。随后,又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
(2)材料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4)根据材料四,说一说这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5)依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五中“谈判桌上的较量”指的是哪一事件?请写出“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哪一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6)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 (共21题)
8.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广州 |
B.香港岛 |
C.台湾 |
D.辽东半岛 |
9.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记为:A→B(+1,+4),从B到A记为:A→B(﹣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
11.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
思”
思”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 D.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13.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通俗易懂的文风离不开下列哪一运动的倡导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15.
(题文)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


A.西安 | B.围剿红军 | C.九一八事变 | D.七七事变 |
16.
(题文)电视剧《亮剑》中有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战斗的情景。你认为该情景出现于什么时期
A.国民革命时期 |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 D.抗日战争时期 |
18.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跨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A.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 B.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
C.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 D.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
19.
泰安市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 —l949 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
A.国民革命 洪流奔涌 | B.十年对峙 烽火绵延 |
C.八年抗战 同仇敌忾 | D.解放战争 革命胜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