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它影响到了后来的哪一个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什么?并说出它成为哪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说出陈独秀宣传了什么革命思想?掀起了哪一场革命运动?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思想主张都付诸于实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请说出他们的共同点。
材料一: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它影响到了后来的哪一个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什么?并说出它成为哪一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说出陈独秀宣传了什么革命思想?掀起了哪一场革命运动?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思想主张都付诸于实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请说出他们的共同点。
2.
阅读感悟题
当时清朝注定要垮台。从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在财政和经济上,完全破产了,本来每年财政收支八千万两银子,到宣统三年增加三亿两银子。在封建社会里面,它的财政收入增加这么多,绝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钱哪里来?一个是加紧向百姓搜刮,一个向外国人借债,向外国人借了那么多债,就要给他各种权益,就要什么都听从外国的。晚清在西太后死了以后,更没有人能驾驭当时的局势,在危机面前,晚清内阁政府更是倒行逆施,想方设法把权力抓得紧紧的,更要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根本变革。所以,不把晚清推倒,它不会有任何根本改变。
辛亥革命的枪一响,结果是把皇帝拉下马,一下子把封建统治网络的头给敲掉了,整个统治阶层乱套了,后来袁世凯复辟,结果很快就下台了。封建势力从此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稳定的统治秩序了。从历史来看,和中国革命相似的是法国大革命。要进行这样一场大革命,希望革命能够成功,又希望这中间没有任何过分的地方,那是很难的,但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应该要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或者不应该有的过火的措施。
——节选自《南方周末》“金冲及谈百年中国复兴之路”
(1)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政权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当时清朝注定要垮台。从甲午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在财政和经济上,完全破产了,本来每年财政收支八千万两银子,到宣统三年增加三亿两银子。在封建社会里面,它的财政收入增加这么多,绝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钱哪里来?一个是加紧向百姓搜刮,一个向外国人借债,向外国人借了那么多债,就要给他各种权益,就要什么都听从外国的。晚清在西太后死了以后,更没有人能驾驭当时的局势,在危机面前,晚清内阁政府更是倒行逆施,想方设法把权力抓得紧紧的,更要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根本变革。所以,不把晚清推倒,它不会有任何根本改变。
辛亥革命的枪一响,结果是把皇帝拉下马,一下子把封建统治网络的头给敲掉了,整个统治阶层乱套了,后来袁世凯复辟,结果很快就下台了。封建势力从此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稳定的统治秩序了。从历史来看,和中国革命相似的是法国大革命。要进行这样一场大革命,希望革命能够成功,又希望这中间没有任何过分的地方,那是很难的,但作为革命的领导者,应该要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或者不应该有的过火的措施。
——节选自《南方周末》“金冲及谈百年中国复兴之路”
(1)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政权是什么?
(2)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4.
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起,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曲折发展的时期,在选择近代化道路的艰难探索中,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的大潮中。根据相关知识回答有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问题:
请回答:
(1)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2)从“主张”一栏可以反映出三个派别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共同的主张是:
(3)上表反映了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经历了向西方学习 到 。
请回答:
(1)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派&;别 | 探索(历史事件) | 主张 |
洋务派 | ① | 中国知识军事力量赶不上西方,只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就能使中国强大起来。 |
维新派 | ② | 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革命派 | ③ | 要救中国,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国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
(2)从“主张”一栏可以反映出三个派别在探索救国的道路上,共同的主张是:
(3)上表反映了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经历了向西方学习 到 。
5.
当西方走向近代化的时候,中国也开始了艰苦的探索历程。

(1)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根据时间提示请将①②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中主要侧重点学习西方的什么?为此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3)有人认为:“②处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4)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5)由此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1)中国各个阶段在不同领域为推动近代化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知识体系。根据时间提示请将①②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事件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2)有人认为: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基础,请写出①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中主要侧重点学习西方的什么?为此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3)有人认为:“②处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剧变。”为什么这样说?
(4)有人认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请问③处探索中国近代化的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5)由此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2.选择题- (共14题)
6.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先生把“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概括为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9.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北伐战争 |
D.义和团运动 |
12.
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
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
B.“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D.“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
15.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C.社会习俗的变化 |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