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2题)
1.
改错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划横线处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1)19世纪60年代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来源:学科网]
错误:订正:
(2)《辛丑条约》正式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台湾再次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错误:订正:
(3)主张“海防塞防并重”,率兵收复新疆的是李鸿章。
错误:订正:
(1)19世纪60年代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来源:学科网]
错误:订正:
(2)《辛丑条约》正式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台湾再次离开了祖国的怀抱。
错误:订正:
(3)主张“海防塞防并重”,率兵收复新疆的是李鸿章。
错误:订正:
2.
辨析题
鼓浪屿是厦门的一张名片。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蜂拥来到鼓浪屿,抢占风景最美丽的地方建造别墅公馆。故今天的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而列强之所以选择鼓浪屿,是因为厦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鼓浪屿是厦门的一张名片。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蜂拥来到鼓浪屿,抢占风景最美丽的地方建造别墅公馆。故今天的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而列强之所以选择鼓浪屿,是因为厦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2.综合题- (共2题)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材料三
甲午战争以后,某人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四
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材料五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六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由材料一、二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哪个历史事件标志这场运动失败?
(2)材料三李鸿章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
(3)根据材料四,后来梁启超和谁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
(4)根据材料五,孙中山后来把这个纲领阐释成什么思想?
(5)根据材料六,陈独秀所说的两个先生是指什么?
(6)根据以上材料,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各阶级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乎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材料三
甲午战争以后,某人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四
变者,天下之公理。
——梁启超
材料五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六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由材料一、二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什么历史事件的发生?哪个历史事件标志这场运动失败?
(2)材料三李鸿章为什么这样说?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
(3)根据材料四,后来梁启超和谁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
(4)根据材料五,孙中山后来把这个纲领阐释成什么思想?
(5)根据材料六,陈独秀所说的两个先生是指什么?
(6)根据以上材料,按时间顺序写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各阶级的探索最终都失败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4.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一封沉痛的日本“劝降书”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享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现在还在孤傲自大,怎么可以立足与当今世界呢?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日本因时制宜,实施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请回答:
(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
一封沉痛的日本“劝降书”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享致书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
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上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导致的。你们选拔官吏要通过考试,考试必考文艺,文章写得好的就会升官,文艺优劣是你们升迁的依据,可是你们从来不看实际效果。现在还在孤傲自大,怎么可以立足与当今世界呢?想想30年前,我们日本,国事沉沦,遭遇何其心酸,任人宰割,可是最终我们日本能砸碎西方的枷锁,免除被殖民的命运,想必你是知道原因的?在危难之时,我们日本因时制宜,实施新政,变革旧法,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富强独立于世界才是第一要务。今天你们国家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当务之急,只有改革旧制,谋行新政,国家才可相安,否则必然败亡呀!这次战争的胜败就决定于两国的立国精神之中了……——摘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请回答:
(1)信中提到改变中日之命运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2)谈谈对以上材料的感悟?
3.选择题- (共27题)
10.
下列关于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强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中国发动的
③都发生在19世纪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①外国资本主义强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②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中国发动的
③都发生在19世纪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
《马关条约》的签订“表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最主要的表现是
A.赔偿白银二亿两 |
B.割台湾及其附近岛屿给日本 |
C.开放重庆沙市等为通商口 |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