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兴建的?该碑坐落在哪里?
(5)文中“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年”指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三件大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兴建的?该碑坐落在哪里?
(5)文中“三年”“三十年”“一千八百年”指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三件大事?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它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一充分说明了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材料中的这部宪法为什么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材料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它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材料一充分说明了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材料中的这部宪法为什么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选择题- (共17题)
3.
某班召开一次主题研讨会,初步拟定研讨会的副标题为“1840—1949”,如果你选择主标题,下列标题不能选的是
A. “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D. “从鸦片战争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A. “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D. “从鸦片战争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B.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 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
9.
“夫农,天下之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农村 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有( )
①土地改革
②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土地改革
②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1.
歌曲《走进新时代》里写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你认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是在
A.抗日战争的胜利 |
B.新中国的成立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D.中共诞生 |
12.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
C.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15.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发布,表明我国再次将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六十多年前中央人民政府为解决新解放区广大农民的生计问题( )
A.开始进行土地改革 |
B.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17.
如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O | 4 | 0 | 7 |
A.新中国的成立 |
B.土地改革的完成 |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
18.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