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人类历史也是交往的历史,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碰撞、融合,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
(1)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2)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哪一场运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哪一个?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3)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美国外交关系有什么变化?
(4)请你比较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为什么中国的外交有这样的不同?
(1)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2)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哪一场运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哪一个?它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3)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美国外交关系有什么变化?
(4)请你比较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为什么中国的外交有这样的不同?
2.
简答题
1840年,中国开始步入黑暗;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5年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1949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1978年是中国人民走上“光明前途”的重要转折点。请回答:
(1)使“1840年,中国开始步入黑暗”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5年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的事件是什么
(3)1978年12月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召开了哪一次重大会议成为中国人民走上“光明前途”的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正在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
1840年,中国开始步入黑暗;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5年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1949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1978年是中国人民走上“光明前途”的重要转折点。请回答:
(1)使“1840年,中国开始步入黑暗”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45年中华民族洗雪了百年耻辱”的事件是什么
(3)1978年12月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召开了哪一次重大会议成为中国人民走上“光明前途”的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正在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
3.
美丽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更加美丽,却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搜集材料】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他说:这个星球不应该叫做地球而应该叫做水球。
材料三:2013年,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空气污染升为了6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认为,河北地区雾霾的出现,是产业结构重、两高企业多、燃煤总量高、排放基数大等原发性因素导致的。“目前河北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业仍占据主导位置,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主要产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占到排放总量的62%至77%。”
【问题探究】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主要由于哪位机械师的重大改进?请写出促使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两项发明。图一、图二所示的时期人类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
(2)从材料二中可知哪次科技革命后,人们可以看到这个美丽星球的照片了?这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两种,
(3)根据材料三结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面概述科技革命对人类的重要影响?
【搜集材料】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材料二: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看到了一个美丽的、蓝色的星球,他说:这个星球不应该叫做地球而应该叫做水球。
材料三:2013年,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空气污染升为了6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厅长陈国鹰认为,河北地区雾霾的出现,是产业结构重、两高企业多、燃煤总量高、排放基数大等原发性因素导致的。“目前河北产业结构尚未根本改变,高消耗、高排放的行业仍占据主导位置,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主要产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占到排放总量的62%至77%。”
【问题探究】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英国煤产量从1790年后逐年增长,这主要由于哪位机械师的重大改进?请写出促使图二石油产量变化的两项发明。图一、图二所示的时期人类分别进入了什么时代?
(2)从材料二中可知哪次科技革命后,人们可以看到这个美丽星球的照片了?这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举出两种,
(3)根据材料三结所学知识,请你从正、反两面概述科技革命对人类的重要影响?
2.选择题- (共14题)
5.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派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创办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
B.福州船政局 |
C.南通大生纱厂 |
D.汉阳铁厂 |
6.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主主义 |
10.
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问争长。”台儿庄战役的指挥者是
A.朱德 | B.赵登禹 | C.佟麟阁 | D.李宗仁 |
13.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了艰辛与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以下事件属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15.
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
B.联合国作用加强 |
C.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的建立 |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16.
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场极度残酷的战役 |
B.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
C.苏军攻克柏林,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