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南县朝阳初级中学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历史试题5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012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9

1.综合题(共2题)

1.
(题文)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 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前两次科技革命中国处在落后边缘,新中国成立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请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一时代开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任列举三项)?党中央为发展高新技术制定了什么计划?
(3)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当前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们应如何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和挑战?
2.
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请简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是哪一军事集团?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这说明了什么?
(3)一战后建立的“和平制度”指什么?如何评价它?
(4)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的预言准确吗?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选择题(共17题)

3.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的条约是(    )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
4.
下列有关戊戍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
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5.
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6月3日之后五四运动的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6.
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
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7.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请以“期待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题目二: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8.
下图的人物曾挥笔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身出绝症,依然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是( )
A.焦裕禄B.邓稼先C.王进喜D.雷锋
9.
有历史学家认为:“当今世界实质上是欧洲的扩张和全球霸权的产物,也是这种扩张和霸权所激起的反应的产物。”你知道“欧洲的扩张”开始于(  )
A.文艺复兴B.美国独立战争C.新航路开辟D.法国大革命
1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国王
A. 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B. 可以随意废除法律
C. 权利受到了明显限制 D. 丧失一切政治权利
11.
2014年世界足球赛在巴西举行,广大球迷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地16—19世纪中期,在美洲和欧洲、非洲之间盛行一种贸易,它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贸易在历史上被称为()
A.商品贸易B.军火贸易
C.三角贸易D.鸦片贸易
12.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古代历史上,日本政要靠接受中国先进文明的洗礼而发展进步;进入近代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日本并遭受日本的侵略,近代日本能够“后来居上”主要是得益于(  )
A.农奴制改革B.明治维新C.罗斯福新政D.戈尔巴乔夫改革
13.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享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学技术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神奇而巨大的力量。下列科技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  )
A.电话B.原子弹C.蒸汽机D.计算机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泞泥,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狐

贺赖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被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外。”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泞泥,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狐

贺赖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被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外。”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决心迁都,但迁都的决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文武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达A城时,正值秋雨连绵,道路泞泥,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不愿意继续前进,孝文帝趁机说,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南征,可以先定都在此。随行人员没再反对,于是大功告成。

材料二: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步六狐

贺赖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被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外。”

17.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们永远都无法忘记的一段历史,它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请指出使美国正式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事件是(    )
A.诺曼底登陆战B.珍珠港事件
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D.中途岛海战
19.
欧洲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但是到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已基本恢复,各国工业生产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二战后西欧经济能够迅速恢复的外部原因是(  )
A.西欧劳动者技术素质高B.西欧工业基础雄厚
C.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D.各国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