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1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75岁的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的经历。老人说自己最近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老人原来出生于香港岛,后来全家去了台湾做生意,接着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离开,历尽苦难。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经历了哪几个不平等条约?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在什么战争后签订?它们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二  “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材料一是什么事件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蒋介石的这个命令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2)“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什么?

2.选择题(共8题)

3.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
A. 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4.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技术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5.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李超想在图示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6.
“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描述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二次革命D.护国战争
7.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C.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8.
98年前,北京的大学生满怀爱国激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关于这场爱国的政治运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爱国学生充分体现了时代先锋的作用
D.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9.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九一八小调》最早传唱这首民间小调的地区最有可能是在
A.东北三省
B.山东半岛
C.华北地区
D.华东地区
10.
抗战老兵张步风在回忆录中写到:“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拔掉了多少据点,现在都已经记不清了……”张老所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卢沟桥之战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