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12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9

1.综合题(共6题)

1.
(1)观察图一,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福州
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厦门
(2)《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也。
材料二  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三  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慈禧太后慌忙向外国求和。八国联军不予理睬;继续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逃跑。在逃跑途中,慈禧太后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部文件的内容?为什么在当时没能真正实施?
(2)材料二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客观上看,天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
19世纪,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清朝政府在战争失败后被迫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割占,但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没有屈服,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英雄战歌。
(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是哪个国家?
(2)请任举一列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运动,并写出该运动的性质
(3)请举一列义和团战士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4)下图所示是哪一条约签订的场景?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危害?
4.
阅读下表内容后判断:
侵略战争
侵略目的
主要不平等条约
主要危害
鸦片战争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和维护鸦片贸易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北京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为了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马关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镇压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
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以下表述是以上表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A”;违背了以上表中所表达的的意思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B”;是以上表中没有汲及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C”。
【小题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国家都有英国,其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小题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侵略者都曾攻占北京。()
【小题3】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小题4】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除《辛丑条约》外都有割地的内容。()
【小题5】外国资本主义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阅读教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停止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辛亥革命以前的这些斗争,虽然都做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但总体来说都还只处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它们只是在个别方面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国内封建势力,还没有能够提出较为系统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
——摘编自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在成立兴中会的时候就在神州大地上第一次响亮的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又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这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政治理念,把民主主义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材料三:辛亥革命后,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了。……辛亥革命将过去被看的至高无上的皇帝推翻了,连皇帝都可以打到,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过时的东西不能怀疑、不能推到呢。
(1)材料一对辛亥革命前中华民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早期革命活动为辛亥革命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6.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救国探索史,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该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何地位?
(2)下图是戊戌变法中牺牲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他身上表现了怎样的高尚品质

(3)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中从西方引进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2.选择题(共16题)

7.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甲午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8.
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写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对侵略者的暴行表示了极大的愤怒。他写道:“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信中两个强盗指的是
A.美国和日本
B.英国和俄国
C.法国和德国
D.英国和法国
9.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三副图片,判断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民族崛起
10.
联合国在1987年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是
A.康有为
B.林则徐
C.邓世昌
D.林泰曾
11.
19世纪末,一艘日本轮船沿着新开辟的通商口岸航行,从杭州出发,先经过沙市,到达重庆。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2.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13.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缺乏强大武力作为后盾B.民主革命派的反对
C.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D.违背社会进步潮流
14.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谁提出来的(  )
A.孙中山B.康有为C.陈独秀D.李大钊
15.
1913年10月,袁世凯破坏民主,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其独裁活动不包括(   )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是大总统B.取消国会C.修改总统选举法D.废除民国纪年法
16.
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历史人物往往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能正确说明中国近代化历程顺序的是( )
A.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陈独秀B.张之洞 康有为 李大钊 孙中山
C.林则徐 孙中山 李鸿章 康有为D.康有为 张之洞 孙中山 陈独秀
17.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收购。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
A.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极大提高了国防力量D.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18.
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19.
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①南洋 ②北洋 ③西洋 ④福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x 轴上的点 P(a,0) 的直线与抛物线 y2=8x 交于 A,B 两点,若 1|AP|2+1|BP|2 为定值,则实数 a 的值为(    )
21.x 轴上的点 P(a,0) 的直线与抛物线 y2=8x 交于 A,B 两点,若 1|AP|2+1|BP|2 为定值,则实数 a 的值为(    )
22.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3.填空题(共2题)

23.
“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以定人同归于尽”。由此场景的史实是 (   )
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黄海海战D.三元里抗英。
24.
图二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A.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地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