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片区合作共同体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01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4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島、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2)材料一、材料二的不平等条款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材料一、材料二中的经济侵略手段各有什么侧重点?
(4)材料三中哪一条款表明清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5)分别概括指出上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依据材料一的四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革命)的指导思想什么?
(3)概括材料二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康有为等人领导的运动有什么作用?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 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3.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编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編自《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积极作用。
4.
***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又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在他一生中,写下了很多诗歌,反映不同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七律》,1935年10月
材料二 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重庆谈判·七律》,1945年秋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1949年4月
(1)材料一***的诗,记述的是“红军长征”,请你写出在红军长征中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名称?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
(2)材料二***的诗,记述的是“重庆谈判”,请你写出蒋介石发起重庆谈判的目的?重庆谈判的结果?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战役?这一战役的结果是?
(4)***等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形成***思想。请你写出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名称?

2.选择题(共23题)

5.
下图是清末列强在北京至山海关一线的驻兵情况,列强驻兵这一线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 ( )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7.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 )。
A.赔款2100万元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8.
参观圆明园遗址最能使我们牢记
A.落后就要挨打
B.誓死卫国的崇高精神
C.鸦片危害严重
D.北京曾是清朝的都城
9.
2015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残骸,顿时让人联想到: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这位英雄是
A.戚继光B.邓世昌C.左宗棠D.李宗仁
10.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    )
A.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完成了
C.外国公使帮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12.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3.
“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定国是诏》D.《天演论》
14.
游行队伍走到东交民巷时,遭到使馆巡捕和军警拦阻,于是大家改道直奔赵家楼胡同去找曹汝霖等卖国赋问罪。”这些细节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
15.
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小明同学寒假期间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上海B.南昌C.遵义D.南京
16.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
17.
当我们翻阅日历时,会看到8月1日那张上写有“建军节”。“建军节”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联?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遵义会议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8.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它代表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9.

幂函数的图象过点2,2,则该幂函数的解析式为(  )

20.
***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渡江战役D.平津战役
21.
为悼念在战争或其他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2015年,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日军在南京开始大屠杀B.日军占领卢沟桥
C.日军占领上海市D.日军占领东三省
22.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等电影反映的是哪个时期的事?
A.近代中国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十年内战
23.
2005年4月26日,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开始了近60年来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历史上,国共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合作。下列事件发生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的是。
A.辛亥革命B.抗日战争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24.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长春B.沈阳C.北平D.上海
25.
1945年8月,***亲赴重庆是为了(   )。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B.改组国民党C.签订停战协定D.争取国内和平
26.

从北京向东出山海关,可以进入(    )  

27.
每周一的学校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国歌。那么,谱写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
A. 聂耳    B. 冼星海
C. 田汉    D. 徐悲鸿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