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三中学2018春第一次月考八年级历史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06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7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你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材料一中“历史的事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例子。
(3)综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开展运动的情况,这场运动的依据文献是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
(2)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同这场运动同期进行的还有哪两个重大事件?
(4)这场运动的开展有何历史意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我国第一辆载重汽车诞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建成投产……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时期说的?反映了什么问题?

(2)针对材料一的情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是我国在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从取得的成就中可以看出我国当时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4.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分析图表,说说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
(2)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说说这一变化有何影响?

2.选择题(共24题)

5.
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
标志着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
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代表是
A.阿沛·阿旺晋美
B.班禅大师
C.达赖
D.哲布尊丹巴
8.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外交上孤立中国
B.美国阻止我军解放台湾
C.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
D.向世界表明中国已强大起来
9.
将士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军歌,奔赴前线去参加的是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抗日战争
10.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是
A.朱德
B.彭德怀
C.刘伯承
D.杨靖宇
11.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
A.五战五捷之后
B.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C.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D.上甘岭战役胜利后
12.
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从此成为世界强国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望
C.巩固了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D.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13.
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被废除,地主阶级的被消灭是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共同纲领》颁布后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后
C.土地改革完成后
D.镇压反革命运动后
14.
小明同学对中国现代史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包括“宣传土地政策”、“农民分得土地”、“土地房产所有证”。这表明他研究的主题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
15.
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南京总统府的被攻占
16.
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17.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是
A.《共同纲领》
B.《土地改革法》
C.《论联合政府》
D.《论十大关系》
18.
《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是因为
A.规定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B.确定了新中国的国歌
C.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D.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
1952年的一天,农民王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
A.实行了土地改革B.镇压了反革命
C.实行了改革开放D.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21.
农业“大跃进”的主要表现是( )
A.浮夸风
B.高指标
C.瞎指挥
D.共产风
2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下列哪一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三大改造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一五”计划的实施
23.
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的是下列哪一产业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手工业
24.
我国第一辆汽车生产于下列哪一时期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25.
下列与1954年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26.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立是(  )
A.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开国大典的举行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7.
1958年《人民日报》登载了湖北麻城建国一社早稻亩产36900多斤的报道。这可能出现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农业的合作化运动中
D.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
28.
1958年,“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的口号多传遍大江南北。它反映的史实是(  )
A.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B.发动大跃进运动
C.实施“一五计划”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