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素质终期评价八年级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04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4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我们一起看下面的材料: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战争期间?这一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情景出现在什么运动中?这场运动的具体结果如何?

(3)材来料三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4

(4)长征途中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心中的“理想之火”正是长征精神的体现,请你谈谈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2.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州船政局辞退全部洋匠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轮船招商局创办的积极作用。除材料外,再写出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名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的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提示:考虑组织创立、指导思想、历史功绩等方面)
(3)材料三所述内容反映的是哪一运动?它兴起的标志是什么?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在哪两个层面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携手共赴国难,也曾反目操戈,两党关系曲折发展。
材料一 国民大革命期间,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直指黄河流域,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北伐军取得这样辉煌成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次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图表一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它与民族命运的关系。从图表二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的话中可以看出,当时蒋介石电邀***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力量对比。结合所学分析人民解放战争中共产党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4)从以上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题(共18题)

4.
《伦敦新闻画报》中有这样一段评述:“它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和源源不断的茶叶供应,刺激了我们的贸易,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总之,它让战争达到顶点,让我们获得了比想象的还多…”这段话评述的是
A.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丑条约》
5.
太平军初步形成自己的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A.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在永安整顿,制定各项制度
C.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D.建立自己的都城
6.
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程功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7.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D.建立社会主义
8.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科举制度被废除
②武昌起义爆发
③聂耳谱写《义勇军进行曲》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9.
戊戌六君子用鲜血唤醒了一部分先进中国人的清醒认识,这种清醒的认识应该是
A.必须工业救国
B.必须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自己
C.必须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必须解放人们的思想
10.
清朝江苏巡抚吴元炳上奏:“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为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B.发展铁路交通C.创办近代海军D.兴办新式学堂
11.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主要原因
B.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C.强渡大渡河使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军的重兵包围
D.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12.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这样一件文物:它是一把枪,手枪上有两行字:“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这把枪陈列在此是为了纪念
A.存在于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
B.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3.
以下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国共十年对峙
C.国共关系的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展开
14.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5.
南京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南京作为近代史的终点源于
A.国民政府建立
B.日本制造大屠杀
C.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D.中华民国成立
16.
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取得了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的巨大胜利,最难能可贵的是使古都的文物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段史料叙述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7.
它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它”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8.
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签订《南京条约》
B.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
C.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市
D.日军占领东三省
19.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将其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0.
“我们总算熬出头了,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感叹的是
A.抗日战争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1.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前,国际条件虽然不利,但仍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该情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B.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
C.中国抗战的正义性
D.日本的战略失误

3.单选题(共1题)

22.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