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0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这场运动”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发生了怎样根本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与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之间的关系。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通常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1)把材料一、二中的①②ƒ处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3)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原因。回首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你有何感悟?

2.选择题(共15题)

3.
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这一结论说明的是
A.《南京条约》的影响
B.《辛丑条约》的影响
C.《瑷珲条约》的影响
D.《马关条约》的影响
4.
19世纪末列强恣意宰割中国的行径加剧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下列最能反映这对矛盾激化的口号或言论是
A.“扶清灭洋”
B.“自强”“求富”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还我青岛”
5.
19世纪40年代爆发的这场战争“揭开了侵略与对抗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这场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一部分人的天真想法。下列人物中具有这种想法的是

①奕诉
②张之洞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曾国藩
⑥洪秀全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7.
“庚子(1900年)和辛丑(1901年)之交,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它意味着旧式的民族反抗和斗争难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民主革命的涛声已经隐约可闻。”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民主革命的涛声”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国民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8.
民国纪年是中华民国的国家纪年方式,由中华民国政府规范颁布。下列重大事件不是发生在民国4年的是
A.袁世凯积极筹划恢复帝制B.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宋案”和“二次革命”
9.
与下图漫画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红军长征
10.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
D.建立了中华民国
11.
1935年初颁布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规定:“红军所到之地,绝对保护工农贫民的利益,对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钱;对农民主张不交租,不纳税,不完债,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一做法(  )
A.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表明了红军长征已取得彻底胜利
C.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D.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12.
不久前,“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不包括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
D.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13.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扉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A.彭德怀
B.聂耳
C.冼星海
D.赵登禹
14.
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示意图,按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①②
15.
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重庆谈判
D.淞沪会战
16.
以下是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沙家店战役
17.
1907年生于江苏宜兴的报人徐铸成说:“在我幼年的江南穷乡僻壤,都是把《申报》和报纸当作同义语的。”由此可见《申报》
A.是当时国内创办的唯一报纸
B.是民国政府创办的官方报纸
C.刊发的内容主要是商业广告
D.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