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1题)
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确的打“√"错误的打“x",并加以改正。
(1)1900年6月,为了镇乐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英、美、俄.日、法.德.意、责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
改正:
(2)1917年初,胡适发表《庶民的胜利》-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林文言文.
改正: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系其中,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安徽、断江、山东、福建等省。掌握北京政府的实权
改正:
(4)1921年,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一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改正
(1)1900年6月,为了镇乐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英、美、俄.日、法.德.意、责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
改正:
(2)1917年初,胡适发表《庶民的胜利》-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白话文代林文言文.
改正: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系其中,皖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安徽、断江、山东、福建等省。掌握北京政府的实权
改正:
(4)1921年,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一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改正
2.综合题- (共2题)
2.
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从来没有动摇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波些臣街一占领街”一Possession Street........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1)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什么?“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材料二:黄遵宪曾感叹:“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制台湾去。”
(2)材料二中的历史场最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之后?“债人“制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材料三"一国两制“使香港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经济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香港因归的20年是对中国人民因结统一的生动论处:
——束埔寨内阔办公厅国务秘书兼发言人帕西潘
(3)材料一和材料三描述的现象反差如此巨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更快地实现高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提2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波些臣街一占领街”一Possession Street........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1)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什么?“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材料二:黄遵宪曾感叹:“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制台湾去。”
(2)材料二中的历史场最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之后?“债人“制台湾”是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材料三"一国两制“使香港得到了稳定和发展。在中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经济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香港因归的20年是对中国人民因结统一的生动论处:
——束埔寨内阔办公厅国务秘书兼发言人帕西潘
(3)材料一和材料三描述的现象反差如此巨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更快地实现高民强国和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提2条合理化建议.
3.
探寻复兴之路.方能铸造新的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全原料,运输等问题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返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列举1个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名称.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2)材料二中的“约法“是指哪份文献?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材料三: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纪元。但它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哪场运动?为什么说它是“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怎样的追求?
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全原料,运输等问题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返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1)列举1个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名称.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2)材料二中的“约法“是指哪份文献?你怎样理解“帝国”变为“民国”?
材料三:有人认为。这场运动是“政治变革完成之后的一场思想文化补课,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纪元。但它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3)材料三中的“这场运动”指哪场运动?为什么说它是“一场思想文化补课”?
(4)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怎样的追求?
3.选择题- (共14题)
4.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5.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我国扩大开放的又一国家战略。近代史上,我因的“大门“却在不断地被动开放。将下列通商口岸按照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京
②上海
③苏州
④天津
①南京
②上海
③苏州
④天津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
6.
有学者认为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设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B.刊发《资政新篇》 |
C.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 |
D.反击英法列强的干涉 |
7.
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第一次“自主探索”的进步性体现在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
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
C.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8.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导的一场历史剧涉及的内容如下图所示。由此判断,图中历史事件发生于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 B.1898年(农历戊戌年) |
C.1901年(农历辛丑年) |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
9.
词汇在各大媒体的曝光事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几组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中国各大报刊上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 |
B.民国.孙文.共和 |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教国 |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 |
10.
历史上,人们对袁世凯的评价长期以负面为主流。陈伯达称袁世凯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结品”“帝国主义在华的总工具”。下列有关袁世凯的史实,正确的是
A.1913年。为阻止国民党控制国会,派人在上海刺杀了黄兴 |
B.1915年,部分接受俄闲提出的“二十一条” |
C.1915年.复辟帝制宣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 |
D.1916年。因“二次革命”宣布取消帝制 |
12.
“一群怀揣理想与憧憬的青年聚集于南湖,审视自己走过的路。游船上。红色理论与五千年的国情联结在了一起.....船上红色理论“是指
A.自强.求富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马克思主义 |
13.
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对内要把军阀打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让全世界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联络一致,互相扶助,都得到解放。这次会议是( )
A.国民党一大 | B.中共二大 | C.中共一大 | D.国民党二大 |
17.
201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广州市开展了“一城一中山”的纪念活动。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 B.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 D.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
4.填空题- (共2题)
18.
南京城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
(1)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1912年元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成立.
(3)1927年4月18日,____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1)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1912年元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成立.
(3)1927年4月18日,____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19.
根据描述,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他在与英国人的“较量”中。既表现出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视野,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了有(四洲志》。他是_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_________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是________
(4)他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绩辉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他是________
他在与英国人的“较量”中。既表现出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视野,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了有(四洲志》。他是_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_________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是________
(4)他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绩辉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他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