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00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8

1.判断题(共1题)

1.
丁丁同学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人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综合题(共3题)

2.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同时也决定着政党地位是否稳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节选自1950年某部有关土地的法律
材料二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三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四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的展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1950年我国有关土地的哪部法律文件?在这个法律文件指导下所开展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
(3)材料三是哪次会议上提出的?请你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会议。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新时期”开始于哪一年?
(5)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自从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就一直秉承着“执政为民”的理念。 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两项制度(或措施)。
3.
材料论述题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运动,号召全民炼钢。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炼钢需要铁矿、焦炭、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部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由于燃料不足,只好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的青山砍得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其实这些天灾都是人为的。传闻增城挂绿荔枝树在些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而且建造高炉的建筑材料不足,甚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还说文物也要为炼钢服务……
——摘自孙健《中华人发共和国经济史》
(1)上述材料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适当联系实际,行文流畅)
4.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年代尺提示的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提出该基本准则的国领导人是谁?
(2)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3)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和21世纪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史实各一例。
(4)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3.选择题(共31题)

5.
1983 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 “我来到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厦门B.深圳C.广州D.上海
6.
下列各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
A.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7.
(题文)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沧桑巨变,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
A.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康、梁组织的公车上书
C.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新中国的成立
8.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田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9.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
B.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集体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③②④
11.
《翻身农奴把歌唱》是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唱出的一首藏族民歌。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发生在1951年10月的( )
A.开国大典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2.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13.
有一套纪念邮票照片,上面写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请问它是哪一年发行的
A.1982年
B.1999年
C.2004年
D.2006年
14.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
A.五四精神B.长征精神
C.延安精神D.雷锋精神
15.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6.
201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历史上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写进党章的分别是在哪两次党代会上? ( )
A.十三大和十五大B.十四大和十五大
C.十五大和十六大D.十六大和十八大
17.
(题文)在中共十五大上,首次使用的科学称谓是(   )
A.一国两制B.邓小平理论C.改革开放D.八六三计划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创办的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是( )
A.深圳市经济特区
B.珠海市经济特区
C.厦门市经济特区
D.海南岛经济特区
19.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20.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D.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21.
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会议召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大
2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从 开始
A.农村B.城市C.沿海地区D.内地
2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木条伸入瓶中

C

硬水软化

加热煮沸

D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24.
1948年到1949年初,中共中央确定了一个重要的外交方针,“将承认问题由新政权的单向‘被承认’变成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双向承认”。***把它概括为(  )
A.“求同存异”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5.
要促进民族和谐,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因为,这一制度(  )
①是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 ③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6.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最早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的是( )
A.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B.尼克松访华
C.中美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D.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27.
能够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事件是( )
A.参加万隆会议B.中美建交
C.加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重返联合国
28.
下列关于祖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民海军成立于1950 年
B.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
C.人民全军建立之初,飞机主要靠我国自行研制,走国产化的道路
D.1966 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它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29.
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这一构想的地区有( )
①香港  ②澳门  ③台湾  ④新疆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0.
(题文)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 )
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核武器问题D.社会制度问题
31.
将“二炮”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反映了新中国(   )
A.民主和法制的加强B.国防建设的加强
C.外交事业的发展D.现代社会生活的改变
32.
诗歌:“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此处的“白莲开”是指(  )
A.新中国的成立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D.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迅速
33.
在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34.
在苏州文庙的古玩市场,有人在出售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B.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C.使用起来太麻烦
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35.
(题文)中国以51枚金牌荣登奥运金牌榜首位是在哪届奥运会上( )
A.28届B.29届C.30届D.31届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