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说“中国的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
请回答:
(1) 建国初期,与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关联最大,迫切要求继续进行的“革命”是什么? 什么时间完成?
(2)它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 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先后采用了哪些政策?
***说“中国的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
请回答:
(1) 建国初期,与中国农民切身利益关联最大,迫切要求继续进行的“革命”是什么? 什么时间完成?
(2)它的基本完成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 建国以来我们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先后采用了哪些政策?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1953--1957 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 成果的主要原因。
史料: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66 万亿元,比 2002年增长 65.5%,年均增长 10.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C02年 77C3 元增加到 2007年 13786 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475 元增加到 4140元。
——2003 年《政府工作报告》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看强大的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的“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 20 世纪 60年代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史料,雷峰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应一代第一完人 的心灵。雷峰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事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 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2 年 3 月 3 日《人民日报》
(1)1953--1957 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
(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 成果的主要原因。
史料: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24.66 万亿元,比 2002年增长 65.5%,年均增长 10.6%...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 2C02年 77C3 元增加到 2007年 13786 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2475 元增加到 4140元。
——2003 年《政府工作报告》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看强大的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的“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 20 世纪 60年代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史料,雷峰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应一代第一完人 的心灵。雷峰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事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 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2 年 3 月 3 日《人民日报》
4.
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一位是邓 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社会主义。由此回答问题:
(1)“文革”后,邓小平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位置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2)他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核心政策是什么?
(3)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祖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 这一理论在哪 次公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怎样评价这一理论?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他提出了什么构想? 请举例说明这一构想的可行性,正确性。
(1)“文革”后,邓小平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位置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立的?
(2)他为了“挽救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核心政策是什么?
(3)邓小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祖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所阐发的理论指什么? 这一理论在哪 次公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怎样评价这一理论?
(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他提出了什么构想? 请举例说明这一构想的可行性,正确性。
5.
阅读下列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尊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春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 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至少说出两个)
(2) 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3) 今年(2018年是中美美系实现正常化多少周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美系开始走向正化?
(4) 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尊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春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 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 (至少说出两个)
(2) 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时间 | 外交成就 |
20世纪50年代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20世纪70年代 | |
20世纪90年代 | |
21世纪 | ③ |
(3) 今年(2018年是中美美系实现正常化多少周年?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美系开始走向正化?
(4) 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2.选择题- (共23题)
6.
1983 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 “我来到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厦门 | B.深圳 | C.广州 | D.上海 |
8.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田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田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0.
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
B.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
C.土地改革使3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
D.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12.
分析指出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C.遵义会议 |
D.十一届三中全会 |
13.
到1956年底,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
①表明几千年剥削制度的终结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③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成( )
①表明几千年剥削制度的终结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③标志着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建成(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15.
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 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17.
2017 年10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历史上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写进党章的分别是在哪两次党代会上? ( )
A.十三大和十五大 | B.十四大和十五大 |
C.十五大和十六大 | D.十六大和十八大 |
18.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
20.
周恩来是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也是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家。下面列举的四个事例,其中有一例列举不当,它是( )
A.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
D.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
23.
下列关于祖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民海军成立于1950 年 |
B.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海军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支舰队 |
C.人民全军建立之初,飞机主要靠我国自行研制,走国产化的道路 |
D.1966 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它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
25.
在电视荧屏上,你经常可以看到台湾艺人的身影:欧弟在主持《天天向上》,林志颖父子出演《爸爸去哪儿》;你也可以看到李宇春等大陆艺人在台湾舞台上靓丽的身影。这主要说明了( )
A.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
B.大陆明星实力不如台湾明星 |
C.台湾同胞完全赞同“一国两制” |
D.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密切 |
26.
在中英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
C.一个国家的综合因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
27.
在苏州文庙的古玩市场,有人在出售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品种繁多的购物票证,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是( )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
B.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变化 |
C.使用起来太麻烦 |
D.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