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5月月考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97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7

1.综合题(共2题)

1.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多方面呈现,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丧权辱国的旧外交到独立自主的新外交的转变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1840年中英卧鸦片战争为起点,清王朝遇到了来自于西方列强和西方化的日本几个回合的强烈冲击,并被强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不仅仅失去了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清王朝也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摘编自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30年来的对外关系是在独立自主前提下新型外交的历史,是不断向上发展且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是一部支持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历史,是一部反对霸权主义,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30年的外交增进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和平宽松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1949﹣197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丧失主权的独立与完整?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最终成了“洋人的朝廷”?
(2)据所学知识,1953年在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我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是什么?据材料二图1,在这次会议上为协调各方矛盾,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
(3)据所学知识,图2所报道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979年,什么样的外交成果使中美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
(4)据材料三,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贡献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材料二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同根同源,是不可分割的……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有力推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读材料一,请指出图一是什么文字?图二是哪位皇帝采取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哪些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提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在哪两个地区已经成功践行?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
(3)联系现实,请你谈谈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存在哪些有利与不利因素?

2.判断题(共6题)

3.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亚非国际会议。
4.
“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地区可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
新中国建立后,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美国、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6.
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发表了(上海联合公报》,标志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7.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选择题(共17题)

9.
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
10.
(题文)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1971年,我们第一批记者随亨利·基辛格进入毛的中国。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会见***和周恩来,迎来了令人振奋的新时期。”这里的“新时期”指的是(  )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美两国确立战略伙伴关系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1.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12.
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高高飘扬,这充分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胜利。这一胜利的重要表现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建交
C.中国首次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
20世纪60年代,“冷战”发展到高峰,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始终将中国的国家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尤其在70年代,他高瞻远瞩,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来自他的设计,“他”指的是
A.朱德
B.***
C.叶剑英
D.邓小平
15.
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16.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17.
中天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二个世纪六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18.
下图是《游子身上衣》新闻漫画,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地扑向祖国母亲怀抱。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香港回归
C. 澳门回归
D. “神舟”五号安然着陆
19.
“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我国外交成就显著
D.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
20.
香港回归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题,“唱衰”香港。然而,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香港依然是全球最富裕经济体之一,这充分说明了(  )
A.“一国两制”的正确性B.香港是中国的领土
C.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D.西方媒体狼子野心
21.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22.
海峡两岸美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A.海协会成立
B.海基会成立
C.九二共识
D.汪辜会谈
23.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国共合作
D.民族区域自治
24.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D.“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5.用H、O、Na、S四种元素,写出符合事实的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每一项写一个)

4.填空题(共3题)

26.
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7.
2001年是中国外交成就突出的一年:中国上海承办了___________(组织全称)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加入___________(组织全称),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28.
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6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