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1)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997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3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决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根据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3.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历来被统治者所重视。观察以下有关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满阳书院讲学阁

图二古代雅典儿帝在学校学习
(1)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的反映并服务于该政治,图二所示的教育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政治?
(2)古代雅典儿童在7〜16岁的阶段要上的学校有文法学校、音乐学校和体操学校。这与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相比,有何特点?
(3)据记载,东方世界的智者纷纷来雅典聚徒讲学,传播东方的文化科学知识,这反映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什么方式?请再举一个符合这种交流方式的例子。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欧洲和美洲的商人在18世纪建立起了广泛的洲际贸易网,为19世纪全球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洲人带着工业产品去西非海岸换取奴隶,而奴隶又被运往大陆出售,最后种植园的产品又出口到欧洲。
——理查德•奥弗里《泰晤士世界历史》
材料三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
——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1)材料一中是如何看待新航路开辟的?
(2)依据材料二,概括“洲际贸易”的主要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出现的主要因素。
5.
请把以下关键同组合起来,用80〜120字的小短文叙述这一史实,题目自拟。
(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关键词之间的联系性。)
慕尼黑会议德国突袭波兰德国突袭苏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诺曼底登陆德国无条件投降

2.选择题(共15题)

6.
“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指的“他们”是
A.太平军
B.清朝士兵
C.义和团
D.北洋新军
7.
有学者认为“袁世凯明明是独夫民贼,却自我标榜为国民、‘公仆’,皇帝的产生,却采用‘国民投票’的形式。如果把它完全归结为袁世凯个人的阴谋、权术等,那是片面的。”这反映了辛亥革命以来
A.民主学说真正把人民武装起来
B.民主共和思想已有一定的影响
C.近代反专制斗争走向彻底失败
D.民主制度已经真正在中国扎根
8.
“少看或不看中国书”“把线装书扔入厕所去”“所有中国的古书都有毒!”“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这些言论应该出现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土地革命时期
9.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
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
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
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
10.
如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C.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11.
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则都降低到3%以下。这说明
A. 改造过程中存在过急过粗的缺点
B. 国营、集体经济已占主导地位
C.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超额完成
D. 重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12.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以下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全方位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深化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结果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13.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他的访谈录中这样写道:“邓小平无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1979年我邀请邓小平访问美国……非常成功,一种好感和友谊很快在中国领导人和美国民众之间建立起来。”邓小平此次访美的主要影响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B.美国总统的正式访华
C.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D.推动中国重返联合国
14.
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工业革命
15.
屈勒味林在《英国史》中写道:“(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靡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改为两者之合作”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独立宣言》
16.
曼弗雷德•马伊在《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中写道:“法国人民对安宁和秩序的渴望十分强烈,甚至愿意接受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人物。……他更改了宪法,于1804年12月2日他为自己戴上了皇冠。就此,法国革命确实是结束了。但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欧洲第一次制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却得以发扬光大。”文中的“他”是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华盛顿
D.克伦威尔
17.
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在给记者的公开信中说:“我在这场战斗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如果无须解放任何一个奴隶便能拯救联邦,我愿意那样做;如果必须解放一部分便能拯救联邦,我也愿意那样做。”信中表明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A.解放黑人奴隶
B.维护国家统一
C.维持联邦现状
D.保留奴隶制度
18.
《全球通史》中记载:“(1914年)7月3日,奥地利(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提出了包含几个条件的最后通牒。塞尔维亚7月25日的答复几乎接受了所有条件,但却拒绝奥地利官员在塞尔维亚领土上参与调查该案。奥地利立刻断绝了同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记载中的“该案”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尼罗河惨案
C.国会纵火案
D.凡尔登战役
19.
下面一组图片呈现的是法国青年汤姆的生活片段。他的生活中能拥有如此之多便利的直接原因是
A.亚太经合组织促进了区域化合作
B.欧洲联盟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
C.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成员国贸易自由化
D.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20.
战争海报被人们称为墙壁上的“武器”。如下图是中国抗日根据地在苏联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印制的海报《苏联送给希特勒的礼物》.下列对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希特勒在1942年被苏联军队击毙
B.中国出兵帮助苏联人民抵御德国侵略
C.莫斯科保卫战彻底击垮了德国法西斯
D.颂扬苏军胜利,表达反法西斯必胜信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