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召开中,中国国内各种势力大做文章,抨击北京中国政府亲日卖国签订密约造成外交失败,广州政府要北京政府做出解释,总统徐世昌和总理段祺瑞的内斗不亚于南北大战,徐世昌身后的智囊是梁启超和林长民为首的研究派,段祺瑞手下是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前者是亲英关系,后者是亲日派,两个派系的斗争从内政延伸到外交。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一切共产党员须知:我们发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必须坚持这个统一战线。现
在国难日深,世界形势大变,中华民族的兴亡,我们要负起极大的责任来。我们一定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把中国造成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
——《团结到底》***写于1940年7月5日延安
(1)据材料一回答,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国内状况如何?
(2)中国共产党为“负起极大的责任”在军事和政治上做了哪些努力?
(3)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解答,你认为民族复兴的关键何在?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召开中,中国国内各种势力大做文章,抨击北京中国政府亲日卖国签订密约造成外交失败,广州政府要北京政府做出解释,总统徐世昌和总理段祺瑞的内斗不亚于南北大战,徐世昌身后的智囊是梁启超和林长民为首的研究派,段祺瑞手下是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前者是亲英关系,后者是亲日派,两个派系的斗争从内政延伸到外交。
——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一切共产党员须知:我们发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必须坚持这个统一战线。现
在国难日深,世界形势大变,中华民族的兴亡,我们要负起极大的责任来。我们一定要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把中国造成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
——《团结到底》***写于1940年7月5日延安
(1)据材料一回答,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国内状况如何?
(2)中国共产党为“负起极大的责任”在军事和政治上做了哪些努力?
(3)据以上材料和问题的解答,你认为民族复兴的关键何在?
2.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2年,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的23户农户在村党支部委员王国藩的倡议下,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被村里的中农称之为“穷棒子社”,但入社的农户团结一心,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依靠全体社员的集体力量和艰苦努力,到第二年秋天喜获粮食丰收,社员比单
干时增加收入60%。短短三年,西四十里铺合作社从23户发展到148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历史》
(1)据材料一回答,“西四十里铺合作社从23户发展到148户”原因何在。
材料二:1978年11月24日晚,迫于贫穷和饥饿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聚集在村干部严立华家,冒着风险秘密约定“包干到户”。
(2)材料二中18户农民“冒着风险秘密约定‘包干到户”’的出发点是什么?这种做法有什么结果?
材料-:1952年,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的23户农户在村党支部委员王国藩的倡议下,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个合作社被村里的中农称之为“穷棒子社”,但入社的农户团结一心,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依靠全体社员的集体力量和艰苦努力,到第二年秋天喜获粮食丰收,社员比单
干时增加收入60%。短短三年,西四十里铺合作社从23户发展到148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历史》
(1)据材料一回答,“西四十里铺合作社从23户发展到148户”原因何在。
材料二:1978年11月24日晚,迫于贫穷和饥饿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聚集在村干部严立华家,冒着风险秘密约定“包干到户”。
(2)材料二中18户农民“冒着风险秘密约定‘包干到户”’的出发点是什么?这种做法有什么结果?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8世纪以来,历史学中关于对1688年“光荣革命”的评价有以下两种观点:
材料一:在辉格派历史家哈兰姆、麦考莱以及后来的屈维廉看来,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以后民主的议会制政府和宗教自由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力图建立专制君主制的计划的终结。以后,议会的宪法地位上升了,国王的专断横暴权力被遏止,并处于议会监督之下。英国的两个主要政党也起源于此时。两党在政治上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制约,使政局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两种互相矛盾和制约的因素包含在一个统一体内,既避免了大一统的呆板、停滞、毫无生气的弊端,也避免了破坏性的冲突和内战的危险。
材料二:传统观点认为,只有轰轰烈烈的革命才值得称道,而1688年政变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相妥协的产物,是软弱和不彻底的表现,是加引号的光荣革命。或者说“光荣革命”并不“光荣”。所谓“光荣革命”不但不“光荣”,而且是英国的一个耻辱,不仅国王詹姆斯二世表现得懦弱可耻,而且大多数英国贵族、中等阶级都在外国人入侵时背叛了自己的国王和国家。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在稀奇古怪年代里发生的一件稀奇古怪的事件”。
(1)归纳上述材料中的观点。
(2)你认同哪一观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自18世纪以来,历史学中关于对1688年“光荣革命”的评价有以下两种观点:
材料一:在辉格派历史家哈兰姆、麦考莱以及后来的屈维廉看来,1688年的“光荣革命”为以后民主的议会制政府和宗教自由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力图建立专制君主制的计划的终结。以后,议会的宪法地位上升了,国王的专断横暴权力被遏止,并处于议会监督之下。英国的两个主要政党也起源于此时。两党在政治上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制约,使政局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平衡;两种互相矛盾和制约的因素包含在一个统一体内,既避免了大一统的呆板、停滞、毫无生气的弊端,也避免了破坏性的冲突和内战的危险。
材料二:传统观点认为,只有轰轰烈烈的革命才值得称道,而1688年政变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相妥协的产物,是软弱和不彻底的表现,是加引号的光荣革命。或者说“光荣革命”并不“光荣”。所谓“光荣革命”不但不“光荣”,而且是英国的一个耻辱,不仅国王詹姆斯二世表现得懦弱可耻,而且大多数英国贵族、中等阶级都在外国人入侵时背叛了自己的国王和国家。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在稀奇古怪年代里发生的一件稀奇古怪的事件”。
(1)归纳上述材料中的观点。
(2)你认同哪一观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选择题- (共9题)
5.
1921年6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 B.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
C.认为发展民生有助于实现民族独立 | 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分 |
6.
(题文)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
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
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
D.可以走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之路 |
7.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标语与解放战争(1946-1949年)相关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 |
C.内除国贼,外争主权 |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
8.
邮票的方寸空间,常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与下图邮票发行有关的事件是


A.纪念抗战胜利 |
B.庆祝北伐成功 |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
D.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
9.
“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
A.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
B.中国挫败了“两个中国”阴谋 |
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 |
D.联合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舞台 |
10.
“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具有空想性 | B.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
C.不成熟的理论 | D.僵化、保守 |
12.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发现了下列一组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应该是


A.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