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下册期末历史模拟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96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7

1.综合题(共3题)

1.
回顾1949年后中美关系的历程,我们会发现它是一段艰难和曲折的历程。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片,简单介绍一下1949年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
(2)尼克松访华取得了什么成果?当前的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3)你认为应建立什么样的中美大国关系?
2.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什么大事?
(2)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
(3)空军,铁道兵,工兵建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从而粉碎了敌人的什么战术?
(4)材料二中“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是指什么协定?
3.
下图是人民群众在一次庆祝活动中打出的横幅,观察后请回答:

(1)“香港回家啦”是指什么事件?写出这事件发生的时间?
(2)“香港回家啦”,为什么要“告慰小平”?
(3)香港顺利回归的因素有哪些?

2.选择题(共16题)

4.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上海B.广州
C.海南D.厦门
5.
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的是
A.青藏公路
B.克拉玛依油田
C.南京长江大桥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6.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②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③“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④“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7.
三大改造的完成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最突出的意义是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
D.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1955年的万隆会议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9.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
下面是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占有土地比重对比表。发生表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1.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主义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该材料表明
A.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可以与美国对抗的强大国家
B. 朝鲜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C. 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
D. 中国已经成为侵略性极强的国家
12.
我国消灭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在哪件事情之后?()
A. 推翻蒋家王朝 B. 新中国成立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三大改造完成
13.
下图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面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
14.
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A. 万里长征
B. 大跃进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5.
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956年”“制度初建”“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中共八大召开
C. “一五”计划完成 D.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6.
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所属的省份是:( )
①广东   ②福建  ③海南  ④台湾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17.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18.
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 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C. 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D. 现代的社会生活
19.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外交事业的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是()
①尼克松访华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日正式建交  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①③② D. ①③④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