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9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5

1.综合题(共2题)

1.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二: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
2012年是改革开放34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1)改革开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英国有学者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该观点。
展览二:领袖风采
(2)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下哪幅图片?( )

展览三:开放窗口
(3)“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的建立有什么重大作用?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2.选择题(共24题)

3.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
A.上海B.广州
C.海南D.厦门
4.
邓小平,这个令国人敬仰、让世界瞩目的名字,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旗帜,他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下列选项中的会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一届人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  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七大
5.
李明同学收集了“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三个人的人物肖像图片,他应该把这些图片归入下列哪一专
A.建设社会主义模范
B.国防战线的标兵
C.共和国的忠诚卫士
D.科技战线的楷模
6.
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
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
7.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8.
强调历史图片的史料价值,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下面几幅图片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9.
“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 董存瑞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雷锋
10.
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 七届二中全会 B.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1.
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新
B.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C. 扎根农村干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
D.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2.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字中留下深刻印象。如:向小康、齐建国、李文革、周跃进、张援朝等。如这五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排在第三位的是(  )
A. 李文革 B. 张援朝 C. 周跃进 D. 向小康
13.

把含镁元素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投入足量且等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MgCl2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14.
今天人们越来越注意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颁布的法律文件不包括(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5.
以下是两次党代会的纪念邮票,会议的关键词分别是
A.土地改革、真理标准问题
B.一五计划、民族区域自治
C.主要矛盾、走自己的道路
D.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理论
16.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  )
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国家出资建立国营经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
下图反映了大跃进时期(  )

A.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 B.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D. 不切实际的浮夸行为
18.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   )
A.1946-----1956年B.1956----1966年
C.1966-----1976年D.1976----1986年
19.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曾经形成过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以下表现属于其中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两个凡是”思想 ⑤对外开放 ⑥农业生产合作化
A. ①②③⑤⑥     B. ①②③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
20.
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 建国后人民当家做主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 “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 “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21.
20世纪60年代,他为了治理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三害,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洪水泛滥的时候,他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画出一张张水势流向图。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是(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雷锋 D. 焦裕禄
22.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山东有个农民对当时推行的一项改革由衷赞叹:“真神!俺社才搞了一年,农民就开始显富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堵墙也给拆掉了,真是叫人喜欢。”他夸的这一政策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人民公社化(  )
C.农业生产合作社D.土地改革
23.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1949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
B.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
C.1976年,小刚的叔叔参加了庆祝粉碎“四人帮”的群众游行
D.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
24.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文中“画了一个圈”是指(  )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B.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D.建立环渤海经济区
25.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问题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 )
A. “文化大革命”评价问题 B. 平反冤案错案问题
C. “两个凡是问题”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26.
“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