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海南海口市第十四中八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991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2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
材料二:“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材料三:“热血洒东沟千载怒涛应揖伍;忠魂依北阕九原遗恨未平倭。”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涉及哪位历史人物?(3分)
(2)结合所学知识,上述三则材料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2.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4分)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 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 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
——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
(2)材料二中的“自强运动”指什么历史事件?(2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主观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三“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3)材料三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2分)
材料四: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4)材料四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2分)“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材料五: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 《复兴之路》
(5)材料五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2分)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分)
(6)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 

2.判断题(共1题)

3.
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题2分,共10分)
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
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说明洋务运动没能实现其目的。 (   )
3. 1901年《马关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

3.选择题(共13题)

4.
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幕。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这场战争使中国
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国门被打开
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5.
近代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关于战争与条约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伊犁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南京条约》
6.
读下面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图一景象变为图二景象的是 
A.英俄联军B.英法联军C.美英联军D.八国联军
7.
根据下列信息,猜一猜这是中国的哪一地区﹙   ﹚
①该地区是中国西部门户,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要冲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对该地区均有夺取之心
③19世纪70年代,该地的收复者是洋务运动的地方代表人物之一
④当今“东突”恐怖组织企图将该地区分裂出中国
A.香港B.辽东半岛
C.新疆D.西藏
8.
鲁讯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指的是
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9.
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林则徐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
10.I am          . It's an          game.   
11.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成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2.
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13.
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取消“二十一条”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14.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艰苦奋斗C.开拓创新D.乐观主义
15.
一所学校的门上有一副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有关这所学校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主要成果  
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③孙中山担任校长  
④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6.
北伐战争时期曾激励北伐将士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
C.“打倒列强,除军阀”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